在印度教的文化传统中,有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过门的媳妇如果能够带来丰厚的嫁妆,她在婆家的地位便会如日中天,受到众人的尊敬。这一理念,如同印度教《摩奴法典》中所言,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
在这种观念背后,隐藏着印度女性长期遭受的歧视与偏见。在男性家长制的重压下,女性地位卑微,常常面临暴力与冷落。对于大多数信奉印度教的家庭来说,女子是没有财产继承权的,她们被视为家庭中的负担。
印度的婚礼奢华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嫁妆的价码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不仅让穷人家望而却步,就连一般人家也开始感到压力重重。为了能让女儿顺利嫁出去,家境不好的女方父母甚至不得不借高利贷。
这种巨额陪嫁的传统,加剧了印度家庭对女子的歧视。许多农村家庭在重压之下,会选择偷偷将女婴溺死。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印度女性似乎就注定因为她们的性别而遭受许多苦难。据相关统计,印度是世界上女婴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因嫁妆争议而死亡的女性人数,在近年来不断攀升。2005年,有6786名女性因此丧生;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增为7618;而到了2007年,更是增加至8093人。与此遭受丈夫或夫家虐待的女性也有75930人。
这一传统不仅加剧了印度家庭对女性的歧视,也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嫁妆的多寡似乎成了衡量一个女性价值的唯一标准,这无疑是对女性尊严的践踏。希望印度社会能够逐渐摒弃这种陈旧的观念,让每一个印度女性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