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大的粮仓叫什么
谈及古代粮仓的壮丽建设,有一个人名不得不提,那就是在历史迷雾中颇具争议的隋炀帝杨广。当我们谈论他的成就时,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兴建两都、广泛设立仓库、开通大运河以及修筑驰道。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笔者,重点聚焦隋炀帝在粮仓建设方面的传奇故事,特别是他主持修建的含嘉仓。
含嘉仓,位于洛阳,修建时间定格在隋大业元年(605年)。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京都东部州县的粮食。在隋朝末年,含嘉仓正式投入运行,并在唐朝时期被公认为“天下第一粮仓”。这个粮仓历经隋、唐、北宋三个朝代,使用时间超过500年。含嘉仓的宏伟规模,东西宽600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43万平方米。
含嘉仓的被发现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焦枝铁路的修建。当铁路修建至洛阳段时,这座巨大的粮仓在千年之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最初,考古人员误以为这里是西周时期的墓地,但随着挖掘的深入,一块刻有“含嘉仓”的铭文砖的出土,最终确认了这里便是隋朝著名的粮仓——含嘉仓。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含嘉仓遗址共发现了287座仓窖。这些仓窖排列有序,东西成排,南北成行,可见当时的设计之精心。如此规模的粮仓,在当时必定储存了数以万计的粮食。
史书记载,唐朝天宝八年,全国主要粮仓的粮食总量为12656620石,其中含嘉仓就储存了5833400石,几乎占据了一半的份额,因此含嘉仓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更让人惊叹的是,含嘉仓的建造技术十分科学。它选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确保粮食的干燥;在挖筑仓窖结束时,先用火烘干四壁,然后铺上特制的防潮材料;窖壁则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距离地面半米处同样采用这种处理方式。
在所有的粮窖中,除了160号仓窖内保存有部分粮食外,其余均为空窖。这些遗留的粮食颗粒分明,有的呈棕色,有的发黄。更令人称奇的是,一些粮食颗粒被送到洛阳农科所培养后,竟然在第二年结出了果实。
更多关于古代粮仓的奥秘和故事,请关注奇技网,我们将为您持续更新和分享古代文明的智慧与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