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拔步床是什么样子
在中国古典家具的璀璨历史中,明清时期的千工拔步床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这种庞大的床体,是明清时期体型最大的一种床,其独特的构造和精美的工艺,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智慧与深厚技艺。
拔步床,顾名思义,必须迈步才能上床。这种床产生于明代晚期,盛行于南方。拔步床的体积之大、结构之复杂,令人赞叹。外形上看,它就像是在架子床外面增加了一间“小木屋”,独具匠心。
走近拔步床,你会被它的细致工艺所吸引。床下有一块木制平台,沿床长出两三尺,四角立柱镶木制围栏,围栏上甚至安装了窗户。拔步床前的回廊两侧,可以放置桌凳等小型家具,形成了一个私密且舒适的休憩空间。
拔步床大致可分为廊柱式拔步床和围廊式拔步床两种类型。廊柱式拔步床是拔步床的初始形态,其“架子”以柱子为主,用于挂帐躲避蚊虫。而围廊式拔步床则更为庞大和复杂,平台三边有围栏围起,活动空间更大,私密性也更好。
这种床的制作过程极为繁琐,需要众多人力物力耗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在古代只有富有的大家族才能使用这种床,它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官宦人家的千金降临之际,家人会为女儿打造这种华美之床。在大婚之时,这种床更是家族实力和身份地位的彰显。
拔步床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巨大的体型和精湛的工艺,更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床边的围栏、窗户以及床体上,雕刻着花鸟、人物等精美的纹样装饰,有的还镶嵌着珍宝。这种床造型精美、使用感舒适,从明朝晚期开始流传,一直到民国时期在江南富庶地区仍被广泛使用。
如今,要是用这样一张价值连城的“豪华大床”睡觉,无疑是一种极致的享受。如果这种拔步床采用名贵的楠木、红木制作,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虽然无法想象每天睡在价值数千万的床上是什么感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让人叹为观止。
对于这样一张充满故事与文化的拔步床,你觉得如何呢?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探讨古代家具的魅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技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