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账本:一个农民与时代的变迁故事
在崇阳县铜钟乡,有一位名叫沈怀德的农民,今年已经64岁了。从1981年开始,他每年都一笔一笔记录着他的人生、家庭变化,以及社会和时代的变迁。36年,共记下了36本账。透过这些账本,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人情世故、学费开销、物价上涨等的变化,以及农村发展的步伐。
在农历七月十八这一天,沈怀德开始了他的人生记账之旅。当时他怀揣着仅有的10.6元现金和背负着35.45元的债务。他的账本中详细记录了每一笔支出和收入,从现金、农业收支、人情往来、学杂费、税费、副业到养殖等各个方面,无一遗漏。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背后,隐藏着当代农村发展的步伐和大时代中普通农民的命运起伏。
随着时光的推移,沈怀德的家庭逐渐壮大,子女成群,孙辈众多。他的收入也随之增长,如今每年的收入已经接近8万元。他对过去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他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的物价水平,那时的猪肉价格只有1.2元一斤,红枣0.69元一斤。有时为了买肉,他还得找人借点钱。而现在,物价已经上涨了约20倍,但物资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更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
在沈怀德的账本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情世故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礼尚往来的礼金也逐渐增加。与此我们也看到了亲情的深厚和友情的珍贵。在账本中记录的每一次人情往来,都是一次情感的交流,一次友情的体现。
账本还记录了学费的变化。从孩子们小时候的学杂费到现在的大学学费,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这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沈怀德的人生账本不仅仅是他个人生活的记录,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些账本,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用沈怀德自己的话说,日子在一天一天地过好。虽然物价在涨,但我们的生活也在变得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