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篮桥监狱 百年“死亡之城”
新华报道,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历史背景赋予上海提篮桥监狱一种特殊的地位。作为上海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监狱,提篮桥监狱于外媒中被称为“死亡之城”。随着上海人口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猛增到约三千万人,这座位于繁华闹市区的古老监狱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其宝贵的土地显得尤为珍贵。在迎来首名囚犯的百余年后,这座历史悠久的监狱即将面临关闭的命运。
这座监狱的改造规划小组成员之一,上海同济大学的学者阮仪三表示:“我们将会保留值得保留的部分,但城市的改造和发展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外媒也对这一决策予以关注,对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监狱的未来表示关切。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对此进行了报道。
上海提篮桥监狱最初于上世纪初由美国设计师设计建造,以美国监狱为样式,按四层楼设计建造的两幢监房为起点。起初的监狱建筑包括两幢监楼、囚室、炊场、办公楼以及医务所等占地约十亩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狱不断扩建,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庞大的建筑群。这座监狱占地超过六十亩,拥有数十幢四层至六层的监楼以及数千间囚室,还配备了工场、医院等附属设施。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监狱还拥有如橡皮监(防暴监房)、风波亭(禁闭室)、室内刑场(绞刑房)等特种设施。其建筑规模之大、设施之完善使其赢得了“远东第一监狱”的称号。据记载,这座监狱最多时曾收押过八千多名犯人。监狱的建筑物也被上海市人民定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这座监狱还被上海市命名为市级现代化文明监狱。
这座历史悠久的监狱如今面临着关闭的命运。周边居民对于这一变化充满期待。一位六十多岁的居民严印根表示:“我们真的希望能够搬迁。这是我们穷人过上更好生活的唯一途径。”对于这座充满历史意义的监狱来说,其未来的命运究竟如何仍是一个未知数。尽管如此,这座监狱的历史和故事仍将继续被铭记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