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山砍颗人头得四块银元,晚清最后一位刽子
在古代,刽子手这一职业充满了神秘与争议。这些被社会赋予特殊职责的人,专门从事斩首行刑,双手仿佛沾满了犯人的鲜血。在迷信盛行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刽子手多是相貌丑陋、形象不佳的人。
刽子手的收入极高,但他们的职业生活却十分孤独。由于双手沾满鲜血,绝大多数刽子手都孤独终老,无儿无女。这一职业的高薪诱惑,仍有人愿意冒险从事。比如晚清时期的刽子手,杀一个人就能得到四块银元的高额报酬。在那个时代,普通人一个月能赚到半块银元已是相当不易。
刽子手的技艺并非轻易可得,他们也需要拜师学艺,学习砍头的技巧以及如何在职业中捞取钱财。索贿赂在刽子手行业中是常见的现象。有条件的死囚亲人,会通过贿赂刽子手,希望犯人能瞬间死去,避免长时间的痛苦。一切都在刽子手的掌握之中。
邓海山是清朝的一位刽子手,他在长沙县公署工作,曾经斩杀过二三百名犯人。每次斩首后,他都能领到至少四块银元的报酬。他用这些钱养了一群狐朋狗友,与他们一起喝酒吃肉。当他试图加入慈善机构善堂时,却遭到了拒绝。因为他的双手沾满了太多的鲜血,数百,被认为没有资格加入善堂。
邓海山的师父曾告诫他,九十九,到时要收手。邓海山似乎并未听从师父的劝告,继续从事刽子手这一职业。据说他最终至少砍了300名犯人的首级。由于无法融入善堂,最终落了个悲惨下场,孤独终老,无儿无女。
这一职业背后的辛酸与悲剧,让人不禁对刽子手产生更多的思考。他们虽然得到了高薪,但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孤独终老,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这一职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让人感叹人类的残酷与无情。正如邓海山的遭遇所示,即使在这一职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最终也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或许,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生命,尊重法律,避免走向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