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网络成为侵犯知识产权“法外之地”
无处遁形的知识产权守护
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办理过程中,专业化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组建了专业的知识产权检察办案组,为省以下检察机关提供有力的业务指导。与此地方各级检察机关也积极响应,纷纷设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检察办案组或检察官。
在各地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见证了许多在知识产权专业化办案工作机制上的创新举措,这些举措不仅打造了各自的品牌,而且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浙江检察系统联合省高级法院、公安厅,制定了一项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新型工作机制——《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一机制在杭州、金华、台州等五个地区率先试点,推动了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工作的新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无疑为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更加专业、高效的途径。
在北京,检察机关建立了一种专家辅助人同步审查机制。当面对多件侵权假冒类新型疑难案件时,检察机关合理调配技术人员,将其临时编入办案组,为案件处理提供专业意见,确保了案件的公正、准确处理。
而在福建泉州,检察院建立了“泉州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六方协作机制”。这一机制将品牌权利人、执法主体和电子商务平台紧密联合起来,构建了一种“私权救济+公权保护+平台治理”的快速维权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知识产权侵权投诉得到了快速处理,处理时间从短短的3天缩短至24小时以内。这种高效的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维权的效率,让侵权者无处遁形。
以上就是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成果展示。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实施,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将更加完善,创新创造的热情将得到更好的激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