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美国空军司令部参与了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蝙蝠轰炸日本行动”。这是一项由陆军研究小组主导的创新性试验,旨在探索利用蝙蝠携带微型攻击敌方目标的可行性。这一计划的幕后故事充满了神秘与科技的创新,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在1943年的某个春天,一群科学家开始了一项独特的实验,他们为蝙蝠设计了微型。这项任务交由才华横溢的菲舍尔博士负责。他研制出了两种不同大小和重量的试验样品,这些由硝化纤维制成,形状呈长方形,内部填充了煤油。
这两种的规格各具特色。第一种重17克,燃烧时间持续4分钟,火焰喷射距离可达25厘米。另一种稍重,重28克,燃烧时间延长至6分钟,火焰喷射距离更是扩展到了30厘米。这些微型通过机械点火器延迟点燃,使用二氯化物介质侵蚀钢丝导线和撞针,以确保在适当的时候引爆。
接下来,一项精细的手术开始了。科学家们使用手术夹和坚韧的细绳,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固定在蝙蝠的腹部。这些被改造的“动物轰炸机”随后被放入特制的投掷箱中,由飞机运输至目标区域。这一过程中,投掷箱内的温度会逐步升高,让沉睡的蝙蝠逐渐苏醒,随后展开翅膀,飞向天空。当这些蝙蝠抵达目标上空时,它们会释放腹部的微型,完成这场奇特的攻击任务。
这一计划的实施充满了挑战与未知,但正是这些勇敢的探索和创新,推动了战争时期的科技进步,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与勇气。(图文来源:奇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