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和刘备是如何决裂的?法正是如何做的?
《三国演义》中的第一谋士形象一直让人钦佩,其中诸葛亮的超凡政治远见以及对蜀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被人们传颂千古。从小我们就耳熟能详的典故“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无不体现出诸葛亮的重要性。在刘备的智囊团中,还有一位人物的存在,即使是有着“卧龙”称号的诸葛亮也未必能超越他,此人便是法正。
法正,是刘备极为敬重和信任的一位权臣,也是那个时代唯一一个有谥号的权臣。作为名士法真之孙,法正曾因与好友孟达投身在刘璋之下,然而刘璋并非知人善任的明主,导致法正一度被搁置,后来才得到一席之地。怀才不遇的法正曾向好友张松倾诉苦衷。幸运的是,张松也认为法正是个能成大器者,并向刘璋举荐法正出使刘备。
在见到刘备后,法正意识到这位明主才能真正发挥他的实力,因此回家后便与张松暗中奉刘备为主。建安十六年,刘璋因听闻曹操准备攻打张鲁而担忧受波及,再次派法正出使刘备寻求援助。这次法正向刘备献计如何夺取益州,但后来事情败露,张松被杀,刘璋与刘备彻底决裂,刘备便毫无顾忌地占领了益州。从此,法正以蜀郡太守的身份成为刘备的谋士。
建安二十四年,法正察觉到曹操降伏张鲁后并未攻打益州,断定曹军内部必定发生动乱。他向刘备举列了夺取汉中的重要性,并提议攻打汉中。在法正的谋划下,刘备采取了声东击西之计,将精兵万名分作十队,夜间轮番攻打广石。法正还提出这正是攻取汉中的最佳时机。失去汉中的曹操感叹说:“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可见连英雄辈出的曹操也对法正心生佩服。
天妒英才,建安二十五年,年仅四十五岁的法正离世。他的去世让刘备悲痛欲绝,连哭数日,并最终追谥“翼候”。刘备的痛哭和追谥都体现了对法正的深深怀念和敬仰。法正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谋划为蜀汉的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也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