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雍正即位后为何重用允禩:其中有何玄机-
在古代帝王驾崩后,继位者的辅政大臣选择是宫廷政治中的一大关键。当嗣君年幼时,通常会挑选辅政大臣来辅佐幼主。最著名的莫过于年间的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他们在维护皇室统治和辅佐幼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登基之际,又有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肃顺为首的八位辅政大臣,他们的存在为皇权的稳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当长君继位后,情况则有所不同。以雍正当年的继位为例,他亲自挑选了四位辅臣,其中居然包括了他在争夺皇位中的最大劲敌——允禩。允禩曾在雍正未继位时备受宠爱,年仅17岁便被封为贝勒,其地位之显赫,连四阿哥都望尘莫及。他在废太子事件中,更是人望最高,令胤禛和康熙都倍感压力。在康熙发现允禩的势力壮大后,不得不复立太子以压制其势力。这期间,十四阿哥曾为八阿哥与父亲据理力争,虽被康熙责骂,但也凸显了父子间残酷的权力斗争。
康熙对权力的极端控制导致了宫廷内部的残酷斗争。而四阿哥胤禛在此过程中,选择了压抑内心的欲望,他看到了老八允禩的实力和人望,吸取了其经验教训,最终成功登上皇位。
雍正登基后,对允禩采取了一种表面重用、实则警惕的策略。他知道允禩在朝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必须稳住这一派系的重臣。允禩虽然内心排斥雍正,但表面上仍不得不迎合。他在办差过程中漫不经心,屡屡出错,这也给了雍正打击他的绝佳借口。
雍正所倚重的四位辅臣中的隆科多、马齐和允祥都是储位之争的中间派。随着雍正的继位,他们迅速成为新君的倚重之人。这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逐渐形成,对“八爷党”形成了围剿的态势。当时机成熟时,等待允禩的将会是无情的绝杀。整个宫廷政治斗争如同一个巨大的棋盘,每个角色都在上面精心布局,为了权力而斗争。雍正、允禩以及众多辅臣之间的斗争与较量,构成了这部历史大剧的主要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