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为什么不戴头盔,并非被偷了而是根本就
探索西安兵马俑的神秘面纱
访问过西安兵马俑的游客,可能会对一个奇特的现象感到困惑:为何大量的兵马俑头上戴着一种别致的小圆帽?经过专家证实,那是一种由麻布制成的头巾。而军官们则佩戴着牛皮制作的板状帽。更多的士兵选择将长发盘在头顶,形成一个发髻。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秦军似乎都不注重装备头盔和沉重的铠甲。他们身上的铠甲设计非常简洁,那么,为什么他们拥有先进的攻击武器,却不重视装甲呢?
这一切的谜团,似乎与一位名叫喜的秦国县法律秘书有关。喜曾三次从军,他用竹简记录了在攻打邢丘时部队中的案件。其中,有两个秦兵为了争夺一个敌人首级在战场上发生冲突!是什么让他们对敌人的首级如此热衷呢?
这一切的驱动力,源自一位名叫商鞅的改革家。在秦统一中国前的135年,他为秦国制定了一套残酷的法律。其中规定,秦国士兵只要能够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能获得爵位提升、田宅和仆人。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奖励就越丰厚。
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士兵们争抢敌人首级的行为就很好理解了。在秦军将士眼中,敌人的头颅仿佛成了换取地位和财富的货币。甚至有一队兵马俑很特别,他们手持刺杀类兵器却不穿铠甲。他们是否在执行一些极其危险、九死一生的任务呢?或许,正是为了重赏,这些勇士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喜的竹简还记载,秦军在战前和战后都要大量饮酒。酒精似乎激发了士兵们杀敌建业的冲动。那么,为何秦军不注重装甲呢?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可能会妨碍他们迅速杀敌、建功立业。这些陶土战士向我们展示了秦人强烈的尚武精神。
秦人的这种独特行为,是全体士兵的自觉行为,还是全军的规定?或许是来自秦人好战本性的上下共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们只能猜测。但无疑,西安兵马俑为我们揭示了秦军的一些神秘面纱,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