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香港跑马地坟区快活谷里的百年墓园
香港岛铜锣湾旁的跑马地坟区,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也是探寻香港历史和城市发展的绝佳场所。这里不仅见证了香港的成长和变迁,更承载着许多历史人物的生死离别。
跑马地坟区,被称为户外历史博物馆。在这片区域中,红毛坟场、圣弥额尔坟场等五大坟场,如同时间的印记,见证了香港的历史长河。每个墓碑、每块墓志铭,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其中,圣弥额尔坟场尤为引人注目。这里安葬了许多名流绅士,如我们熟知的香港区胡振中枢机主教。这座坟场不仅因其美景而著名,更因那些手工精致的天使和圣人雕塑而深受瞩目。在这里,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逝者在圣母的庇佑下安息。
影星林黛的粉红色墓碑也是这里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这位上世纪60年代的华语电影巨星,她的代表作如《貂蝉》、《千娇百媚》和《江山美人》等,至今仍令人难以忘怀。她的墓碑由四位守护天使守护着,每年都有不少影迷前来凭吊。
除了林黛,跑马地坟场还埋葬了许多其他历史人物和地位显赫的人。他们中有参与第一次战争的英军舰长威廉·布罗迪、战争中的英方谈判翻译郭士立牧师等。这里还安息着香港第一位获封爵士的华人何启、晚清革命烈士杨衢云、热心公益的何东等,这些人物在香港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整个跑马地坟区是一个多元化的场所,包含了不同种族和宗教信仰的墓地。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不同形状的十字架墓碑,见证着不同信仰的共存。从这片墓园,我们可以窥见香港历史的变迁,感受这个城市的成长和经历。
除了春秋二祭之外,墓园是阴宅,并不适合散步游览。但在跑马地坟区,除了沉重的历史记忆,你还能感受到一种人文之美。古老的墓园与现代的香港城市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之地。每一块墓碑、每一处雕刻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跑马地的墓园宛如一个开放的户外历史博物馆,墓碑林立,雕刻精细,每一块墓碑都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和故事。这里不仅是逝者的安息之地,更是城市历史长河中的一处重要驿站。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墓碑间的低语,感受到每一片土地上的岁月沉淀。那些墓志铭,简洁而深刻,如同历史的注脚,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成长经历。整个坟区的布局设计,更是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倘若想要深入了解香港墓园的历史与背后的文化,有几本书籍值得一读。梁美仪和张灿辉的《凝视死亡?死与人间的多元省思》,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死亡与人生的多元关系,为我们展现了香港墓园文化的一种深刻解读。而丁新豹所著的《人物与历史?跑马地香港坟场初探》,则更为详细地探讨了跑马地香港坟场的特色和历史沿革,让读者在文字间感受跑马地墓园的独特魅力。这两本书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香港墓园的机会,同时也引导我们思考生与死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在这个充满历史和故事的跑马地墓园里,书籍成为通往过去的桥梁,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去探寻那些沉淀在墓碑下的故事和历史。阅读这些书籍,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也能让我们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