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出生率创新低 意味着什么-
《中国统计年鉴2021》揭示了关于我国人口状况的崭新数据: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跌至8.52‰,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仅为1.45‰。这是否意味着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多重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冯文猛研究员指出,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如生育养育子女的成本攀升以及劳动就业形态的变革,都在影响着人们的婚姻和生育观念。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趋势逐渐显现,导致育龄人口规模下降,进而影响了人口出生率。这种现象并非仅限于中国,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呈现出类似的低人口出生率趋势,成为全球多国人口发展的共同特点。
仅凭一年的数据,我们无法断言中国已提前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冯文猛强调,判断人口是否进入负增长,需考虑人口出生数与死亡数之间的平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人口死亡率也维持在低位。未来的发展趋势仍需长时间观察。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这表明仍有生育潜力存在,只要政策得当,这一潜力就能得以发挥。专家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面临生育观念变化、疫情影响等挑战,但我国人口总量仍居世界第一,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
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暴露出我国人口结构性的问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如何处理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关系至关重要。
面对新形势,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应对策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今年7月发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并实施了三孩生育政策。
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措施正在积极落实。有关部门正努力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专家建议,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需从完善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成本、推进延迟退休政策改革、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等多方面着手。
未来,我们应以系统思维和整体布局,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和国家中长期发展层面谋划人口发展,构建新的人口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口变化的挑战中寻找到发展的机遇,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奇闻怪谈
- 2025年出生率创新低 意味着什么-
- 女人为什么会爱上其她人的老公这5点你需明白
- 如何理解风流才子的生活态度与魅力
- 科学家研究发现-恐龙祖先或为四足植食动物
- 历史上最热夏天!乾隆八年气温高达44.4度!看古
- 多佛魔鬼为何杀人,多佛恶魔是否真的存在
- 【钓鱼岛上有动物吗】 世界上真的有冥河吗 纳特
- 世界十大国外天体浴场,全裸美女内衣都没穿
- 老婆多并不好 昭武帝拥有三皇后却被戴绿帽子
- 我和搜子在一起的日子电影
- 明末天空连续红了9天事件!科学家警惕再次
- 三国中唯有他与诸葛亮比肩 为何在历史中沉默
- 吴莫愁现状如何 生活与事业的新动态
- 世界上有龙吗,真龙现身事件你不能错过
- 如何正确使用挂烫机 简单操作指南
- 台北飘雪中的插曲有哪些 值得一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