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因“吸毒”而死的皇帝吸毒200斤
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可谓命运多舛,他的炼丹事件更是引发了无数的好奇与猜测。在清宫秘档中,透过内务府账本《活计档》的蛛丝马迹,我们得以一窥这一绝密事件的真相。
自1730年冬季开始,炼丹活动便在圆明园悄然展开。那时,内务府总管海望与太医院院使刘胜芳联手操办,运入大量木柴煤炭和矿银等物。自此,雍正皇帝的丹炉之火便未曾熄灭。在这期间的《活计档》中,有关雍正炼丹的记录频繁出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持续数年的炼丹热潮。
那些年里,成百吨的煤炭、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产品如矿银、红铜、黑铅、硫黄等都被源源不断地运入圆明园。这些都是炼丹不可或缺的材料。可以想见,炉火熊熊,金丹大药一炉又一炉地炼成。
这背后是否隐藏着导致雍正皇帝死亡的凶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从雍正皇帝召请道士炼丹、向内外大臣赏丹以及他自己的说法来看,他服丹致死的可能性极大。有毒成分在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发作导致暴亡,这是极有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活计档》记载了在雍正死前的12天,有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黑铅是炼丹的常用原料,也是一种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致命。史学家们认为,这并非巧合,而是有着因果关系的丹药中毒事件。
乾隆皇帝对炼丹道士的处理也透露出许多疑点。比如,在雍正皇帝死后的第二天,乾隆皇帝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难道他们真的惹下了无法弥补的祸事?乾隆皇帝的急切反应让人不禁猜测其中必有蹊跷。
乾隆皇帝在谕旨中强调雍正皇帝确实喜好炉火修炼,但只是游戏而已,并未真正吃用丹药。这似乎是欲盖弥彰。如果不曾吃丹药,又何必辩解?更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有什么闲话让皇太后听了心烦?为何那些闲话不可告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雍正皇帝的死亡很可能是慢性中毒的结果。平时就不注意养生的他,再加上酒色的侵蚀和丹毒的积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而主持炼丹的张太虚、王定乾等人无疑是直接导致雍正皇帝死亡的凶手。
至于雍正皇帝的头颅是否还在,这一历史谜团或许有一天会随着文物保护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揭晓。我们期待着未来能够打开雍正皇帝陵墓的地宫大门,一探究竟。对于历史上的这一因“”而死的皇帝,我们应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