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曹园”事件再发生:统筹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之举
作者:张颖,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日,黑龙江牡丹江的“曹园”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违法破坏林地修建大院的环境损害问题,更凸显了如何在地方层面科学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这一重大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强调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尤其在一些发展热情高涨的地区,更应牢固树立这一发展理念。通过强化规划和制度建设,我们能在发展中更好地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和平衡增长。
据相关报道,牡丹江的“曹园”事件名义上是推进文化投资建设,实则突破了相关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面积,非法占地、采伐林木和非法建设等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损害,并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于企业而言,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约束,盲目追求发展或隐藏其他目的,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甚至引发违法行为。
对于部门来说,一方面要积极加强监管,做到抓早抓小,另一方面还要在统筹完善生态环境安全的规划、立法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而不仅仅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专项调查”。如果某些地方在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上思想上不够重视,规划不到位,甚至在干部工作考核上偏重经济而忽视生态,那么下一个“曹园”事件很可能还会发生。
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无处不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和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无论是以发展文化产业为名,还是为地方经济添加“助力”,各地和企业都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我们应该做好规划和立法工作,让“曹园”事件越来越少,甚至绝迹。相反,我们应该创造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优秀案例。这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