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率领清军屠城杀害近70万平民,后代学者开
顺治六年(清世祖顺治帝在位期间,即公元1649年),平南王尚可喜被清廷册封,随即受命与靖南王耿继茂共同统领清兵,挥军南下进攻广东地区。翌年二月,清军抵达广州城下,开始了长达九个月的激烈围攻。在战事前夕,尚可喜通过发布告谕恐吓南朝官绅军民,任何抗拒都将遭受残酷的屠戮。
在清军围困的广州城内,军民不惧清军屠城的恐吓,顽强抵抗。明两广总督杜允和副将张月更是领导军民守城,青壮男子纷纷登上城墙协助官军作战,老弱妇幼则负责运送作战物资。面对广州城民的顽强抵抗,尚可喜与耿继茂率领的清军遭受重创,满清将领尚可福更是被击毙。在城墙下,清军的尸体堆积如山,几乎与城墙等高。一次,尚可喜与耿继茂在城下督战时,险些被张月指挥的明军大炮击中。经过长达八个月的激烈战斗,清军始终未能攻破广州城。后来清军秘密收买明军偏将范承恩,于11月2日内外夹攻成功破城。
城破之后,为了报复广州军民的抵抗,满清主子命令汉奸尚可喜和耿继茂率领满清镶蓝旗乌真超哈军队对广州进行了长达十二天的惨绝人寰的屠城行动。这场屠杀使广州城内哭声震天,百姓在清军的暴行下痛苦求饶。明军将领施煇的家人,包括他的幼子与妻子,无一幸免。一位勇敢的苏姓少女在反抗中砸破了清军的脑袋,却遭到了清军残忍的肢解。满清军中文书陈殿桂用诗歌描绘出广州屠城的惨状。
据清朝诗人方恒泰的记载,《橡坪诗话》中描述了广州城内的惨状,汉人被屠杀数十万,许多人为了活命躲进下水道却遭遇大雨而淹死。仅有几人侥幸存活。满清的大屠杀使广州城内的居民被杀戮一空。尚可喜的行为受到了后人的严厉批评,他在历史转折关头投靠异族并屠杀同胞的行为应该被历史铭记。
在2004年9月17日,辽宁海城召开的关于尚可喜的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他能认清大局并把握机会。对于尚可喜在广州的屠杀行为,应该被铭记并受到批判。满族虽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但尚可喜的所作所为不应被遗忘。汉奸尚可喜和耿继茂用汉族同胞的鲜血在清朝功劳簿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应该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更多关于尚可喜及其历史的探讨和研究内容,请持续关注相关频道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