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教仪式叫作“科仪”,或者叫“做道场
奇闻趣事 2025-03-19 04:52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科仪,一个蕴含丰富道教文化涵义的词汇,其起源早于斋醮。在古老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中,修斋设醮的过程被严格地规范为遵循科仪之考。这里的“科仪之仪”,可以理解为一种仪式,而“科”字,代表着法规和条例,进一步引申为法式和程式。道教将仪式称为科仪,意在强调这些仪式都遵循着一定的程式,不能随意而为。
自唐代起,科仪逐渐成为指称道教仪式的流行词汇。在薛逢的《社日游开元观》一诗中,科仪一词就是指道教仪式。到了宋代,科仪的应用更为广泛。在吕元素的《道门定制》中,列举了包括太斋、九天斋等在内的十品斋法,并明确指出这些斋法都配备有相应的科仪。
斋与醮,在道教文化中都是重要的名称,代表着一定的信仰和修行方式。而科仪,则是这些斋和醮中所进行的一项项具体仪式的指称。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斋醮理解为科仪的总称,它们都是标明信仰主体、被人们所修奉的名称。
道教中的道场,通常指的是举行仪式的地方,也可以泛称仪式本身。在道教经典中,常常可以看到“置立道场,转经念咒”的描述。宋代以后,以道场指称道教仪式已经非常普遍,金元以后的民众大多以此称呼道教的仪式。比如在小说《初刻拍案惊奇》的《西山观设箓度亡魂》中,就描述了设建七日道场、师徒共同完成仪式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道教仪式会被称为“科仪”或“做道场”呢?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历史与信仰内涵。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科仪的知识,不妨继续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道教文化的奥秘。
上一篇:【道家房中术】古代皇帝推崇道教与“房中术”
下一篇:没有了
奇闻怪谈
- 为什么道教仪式叫作“科仪”,或者叫“做道场
- 【道家房中术】古代皇帝推崇道教与“房中术”
- 【庞统做知县】:刘备打发庞统当小县令是
- 床单被罩有静电小妙招
- 大脑对数量有感知能力
- 南美超巨型甲虫!泰坦大天牛成虫和成年男手掌
- 未受企业开发者是啥意思
- 女人阴道尖锐疣图片,假性尖锐疣会自己消失
- 【咸丰皇帝的皇后】咸丰帝的妃子有几个- 咸丰皇
- 女王教父杰克船长,一人千面,这不是化妆是易容!
- 福建土豪办婚礼 女方见面礼600万现金放桌上
- 贾乃亮寒冬深夜开工,穿薄西装抱花狂奔;范冰
- 北京怎么买菜
- 【李隆基和杨贵妃】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到底有
- 46岁黎姿50岁王祖贤55岁关之琳,脸都已变僵,女
- 少女为400元背男友约网友过夜 后又敲诈其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