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中书侍郎高允的担当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

奇闻趣事 2025-03-16 04:54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在北魏太武帝的朝纲之下,司徒崔浩奉旨引领史官们编纂国史,而中书侍郎高允,作为太子的老师,亦参与了这一历史性的工作。这些史官们毫无避讳地将朝廷的种种事实写进历史,甚至将这些文字刻在了石碑上,无疑触怒了皇族成员。他们向太武帝告发,要求追究史官们的责任。太武帝震怒之下,引发了一场因文字而引起的风波,参与编史的崔浩等人被逮捕入狱。

太子得知消息后,立即将高允接到自己的府中进行保护。第二天,他亲自带着高允去见太武帝,希望能为老师求情。太子叮嘱高允,如果皇上问起,一定要按照他的口径回答。

面对太武帝,太子称高允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虽然参与了国史的编辑,但作用有限,主事的乃是崔浩。太武帝有心赦免高允,便询问是否国史全由崔浩所写。这是一个给高允的台阶,只要高允顺水推舟承认,便可大事化小。高允却如实回答,《太祖纪》是邓渊所写,而《先帝纪》和《今纪》则是他与崔浩合写。他承认自己在修史中承担了更多的注疏工作。太武帝听后大为不悦,认为高允的罪责甚至比崔浩还要大。

太子连忙为高允辩解,称他是被吓坏了才如此说。但高允却坚持自己的说法,说自己并没有被吓到,所说全是真话。高允的这种诚实、大无畏的精神,感动了太武帝,他没有坚持追究高允的责任,反而下令赦免了他。

太子和高允在回去的路上,太子责怪高允不懂变通,给自己惹麻烦。但高允却表示,他和崔浩一起编写史书,应当共享生死荣辱,不能为了活命而说违背良心的话。他坚持认为按照历史事实撰写国史论述朝政得失是正确的。

在人们的常规思维中,面对困境时往往会选择自保,将责任推给别人。但高允却展现了令人敬佩的担当。他没有在关键时刻推卸责任,而是选择了实话实说,展现了他的人生风骨和处世原则。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和担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处世之道。

以上是北魏中书侍郎高允的担当精神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