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勤于学习被称为“刘九书柜”

奇闻趣事 2025-03-15 15:51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刘少奇:一代楷模的勤学人生

从小,刘少奇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其家中排行老九,邻里亲切地称他为“刘九书柜”,这绰号背后隐藏着他对知识的渴求与勤奋。

早年求学时期,刘少奇的刻苦学习令人钦佩。萧劲光回忆,无论是在上海外国语学社还是莫斯科东方大学,刘少奇总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对于革命的热情与对知识的尊重并重。阅读《宣言》、钻研中国革命问题,他几乎无个人爱好,聊天闲逛对他而言是奢侈。

从苏联回国后,投身革命的洪流中,即便在风雨如晦的白色恐怖下或是炮火连天的烽火前线,刘少奇也从未放松读书学习。他坚信:“没有文化,就搞不好革命工作。”一次深夜,新四军支队司令张爱萍探望他时,发现刘少奇在微弱的烛光下专注读书,书页上圈圈点点,显现出他深厚的学术功底。

1942年,刘少奇在敌后环境中从苏北回延安工作,途中历经艰辛,但他依然坚持学习。在这漫长的旅程中,他系统学习了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史,展现了他非凡的毅力和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身为重要职务的刘少奇工作繁忙,但他的学习步伐从未停歇。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包括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著作,还有历史书籍。即使在病休期间,他也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在杭州休假时,他带着厚厚的《中国通史简编》,埋头攻读,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毛泽东曾感慨:“三天不学习,比不上刘少奇。”这是对刘少奇终身学习、善于学习的最高赞誉。新时期,党员干部面临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繁重任务,更加需要像刘少奇那样加强学习,与时俱进。

这位被誉为“刘九书柜”的伟人,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学习的价值。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在知识的海洋中探寻真理,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更多关于刘少奇的故事,请关注奇技网频道,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位伟人的魅力与智慧。

(摘编自《北京日报》,作者史全伟,中央文献研究室)

上一篇:信春哥得永生什么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