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牛人本可以靠才华却偏偏靠拳头当上了状元
“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皆知”。这一传统观念下的高考,如同古人通往命运转折的道路,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如今的企业家、老板等职业选择,学子们只能选择做官或为民,商业行业也尚未兴起。在宋朝时期,却有一位才华横溢的牛人,凭借一拳之力,成功打出一片天地,成为众人瞩目的状元郎!
追溯至北宋初年,有一位才子名叫王嗣中,他的才华横溢,声名远播,方圆百里之内无人不知。那一年,王嗣中与其他读书人一同参加了科举考试,也就是当时的“高考”。他凭借真才实学,以第二名的成绩中进士,这本身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王嗣中却对排名第一的进士赵昌言心存不服,认为自己的才华更胜一筹。于是,他不断向主管考试的部门投诉,希望能将状元之位争取过来。
这件事逐级上报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那里。赵匡胤听闻此事后感到新奇,因为大宋朝从未遇到过此类情况。于是,他命令将王嗣中和赵昌言带到殿前,让他们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二人在大殿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赵匡胤心生一计。他意识到如果继续让他们这样争吵下去,永远也无法决出胜负。于是,赵匡胤对二人说:“你们不必再争执了。现在,我命令你们以手相搏,通过较量来决定状元的归属。”众人闻言皆惊,因为此次考试是文状元之争,并非武状元选拔。大家都以为皇帝是在开玩笑。
王嗣中反应迅速,趁赵昌言还在发愣之际,抬手一拳打向他的头部。因为赵昌言是个秃头,戴着帽子,王嗣中一拳便将其帽子打落,露出了明晃晃的秃顶。王嗣中迅速捡起帽子,向赵匡胤宣告:“陛下,臣已获胜!”众人恍然大悟,纷纷大笑起来。赵匡胤也不禁笑出声来,于是正式下诏宣布:“王嗣中为状元,赵昌言为榜眼。”
这位牛人虽然才华横溢,却以拳头赢得了状元的称号。他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已。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技网,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