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断尾后存活率则会恢复原状

奇闻趣事 2025-03-14 15:12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翠斑草蜥:断尾背后的生存奥秘

大多数人对于隐密的蜥蜴,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它们容易断尾的特性。当遭遇掠食者的攻击时,蜥蜴会通过断尾来吸引敌人的注意,自己则趁机逃脱。而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它们又能重新长出新的尾巴。台湾师范大学的林思民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现,断尾后的蜥蜴存活率会下降30%,而当尾巴重新长出来后,存活率则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一重要发现已经登上了国际知名期刊《英国皇家学会报告》。

林思民教授在2008年描述了一种新种蜥蜥——翠斑草蜥。这种蜥蜴喜欢在受到扰动的开垦地形成高密度的族群。自2006年起,研究团队在北海岸的金山地区对蜥蜴族群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通过详尽的病历记录,他们发现草蜥在特定季节会出现断尾的情况。

配合中华鸟会的鸟类资料库,研究团队锁定了北台湾赏鸟人观察到的四种鸟类——红尾伯劳、红隼、黄头鹭和大卷尾作为统计对象。利用高速电脑进行数据分析,他们发现草蜥断尾的比例与上个月红尾伯劳和红隼的数量呈正相关,而草蜥的死亡率则与下个月的牛背鹭的数量有关。这是首次有人利用如此大规模的资料库来追踪蜥蜴和鸟类之间的掠食效应。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尾巴受到攻击的蜥蜴,下个月的存活率比尾巴完整的个体要低很多。特别是在繁殖期间的雄蜥蜴,失去尾巴后的存活率可能会下降30%之多。当新尾巴长出来之后,它们的存活率就完全不受影响。这也解释了为何大部分断尾的蜥蜴会冒着巨大的能量消耗风险,拼命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生出尾巴。

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断尾对公蜥蜴的影响较大。断尾后的雌蜥蜴由于不需要主动求偶、活动较为静态,其生存率反而较高。

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蜥蜴生存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展示了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奇妙适应性。更多关于翠斑草蜥的奥秘,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起探索生物的奇妙世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