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 曾说过一句话 但没人听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一典故,源自《三国演义》。曹操集团为得奇才徐庶,施展计谋将其骗入许昌。尽管徐庶誓言不为曹操谋划,但细究之下,我们仍能发现徐庶曾向曹操集团表达过一句有价值的话语。
在第39回中,刘备仍在新野驻扎,曹操命夏侯惇为都督,统领十万大军进攻。临行前,夏侯惇自鸣得意,轻视刘备。徐庶善意提醒夏侯惇:“将军不可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添翼。”这句话意味着,今日的刘备已非昔日之刘备,有诸葛亮这样的高人辅佐,要想战胜他并非易事。
许多人认为徐庶只是劝诫夏侯惇,并未真正为曹操出谋划策。劝诫之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有时不亚于单纯的谋略。劝诫之言能纠正人的心态,让人审时度势、谨慎行事。若夏侯惇能听取徐庶的劝诫,不轻视有高人辅佐的刘备,他或许能更加谨慎用兵,减少失误,甚至有可能打赢这场战役。夏侯惇并未将徐庶的话听进耳中,最终导致战斗失败。
时光流转至唐初,名将李绩在临终前的一场宴会中,向弟弟李弼透露了一段秘密。李绩是隋唐时期的国之栋梁,原名徐世勣。他在唐高祖李渊时期因功被封为英国公。据史料记载,李绩在临终前抱病设宴,假装病情好转以举办宴会。他向李弼强调,自己亲眼见证了一代贤臣建立的门户因后辈不肖而衰败的惨状。他将自己的子孙托付给李弼,要求严格监督他们的行为举止,以防家族遭遇同样的命运。
李绩的遗言展现了他对家族未来的深深忧虑。他担心后辈们的不肖行为会导致家族荣誉的败落和家财的丧失。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是因为他曾深刻体会到帝王权术的可怕之处。尽管他忠诚于君王,但仍需保持警惕。李绩深知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善于处理与君王之间的微妙关系,因此能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便是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以及李绩的担忧与智慧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