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红军冒充蒋介石发调兵密电
长征时期,无线电通讯成为敌我双方传递军情的主要渠道。蒋介石可能未曾料到,他的电台发出的电文,大部分都被红军成功截获并破译。
在1932年的赣州战役中,红军遭受了重创。当时,蒋介石的五个嫡系精锐师迅速南下,包抄了红军的攻城部队。这场战役使我军深刻认识到,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截获敌军无线电密电的重要性。于是,曾希圣向上级汇报并成立了电文破译小组。后来,红军成立了以曾希圣为局长的军委二局,专门负责无线电侦察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曾希圣领导的密码破译工作成果显著,敌军情报源源不断地被送到红军指挥部。
在1935年的一次重要战役中,红军主力需要渡过赤水向南乌江进发。这时,曾希圣利用截获的密电了解到重要情报:两个纵队的六个师正在逼近红军主力,而红军主力要想安全渡江至少需要三天时间。如果双方交战,必定是一场激烈的恶战。根据曾希圣的妙计和上级指示,红军报务员冒充蒋介石发出了继续前进的密电给部队。接到密电的周浑元和吴奇伟部队并未改变行进方向。三天后,红军成功渡过乌江,成功摆脱了二十多万大军的堵截,避免了一场血战。此后,这件事鲜有人知,内部也可能未察觉这一事件的真相。
红军在长征途中,除了面对自然环境的考验外,还要面对敌人的重重围剿和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而无线电通讯作为当时主要的军情传递方式之一,对于红军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截获破译敌军电报、掌握敌军动态和情报信息,红军能够在激烈的战斗中做出更加精准、科学的决策和指挥行动。这种能力的掌握和运用是红军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充分展现了红军将领的智慧和勇气以及革命事业的艰难曲折和红军英勇斗争的伟大历程。长征的历史意义重大且深远影响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进程。想了解更多关于长征的历史真相吗?请持续关注我们的频道——奇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