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并非是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杜甫,一位身处乱世的诗人,恰逢唐代盛衰交替之际——安史之乱。他的一生似乎都在漂泊,居无定所,时常面临饥饿的困境。甚至他的死因,也与食物息息相关。
据《明皇杂录》记载,杜甫在湖南耒阳时,遭遇洪水围困,长达十天未进食。获救后,因极度饥饿,饱食了县令赠送的牛肉和白酒。在长久的贫困和动荡之后,肠胃虚弱的杜甫未能承受如此猛烈的饮食冲击,最终因饮食过饱而离世,享年五十九岁。这一说法流传甚广,令人叹息。
也有学者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杜甫的死因可能是食物中毒。当时正值暑热天气,没有冷藏技术,牛肉容易腐化产生毒素。饮用的白酒则可能促进毒素在体内的循环。本就虚弱的杜甫,最终因食物中毒而丧命。
尽管杜甫的死因存在争议,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一生的贫困和苦难。长期动荡的生活使他身体状况极差,早衰迹象明显。他四十多岁已是一头白发,像老翁一样。而且身患多种疾病,晚年更是频繁发作。
杜甫并非不懂养生之道,他对养生颇有兴趣,熟悉药性,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他曾寻访世外高人,想学长生之道。他的诗歌中也不乏与炼丹有关的词语。炼丹和服药都需要经济支持,对于温饱都成问题的杜甫来说,这些显然是无法承受的。
杜甫曾屡次卖药来维持生计。在长安十年,他科举失意,生活艰难,只好卖药都市,寄食友朋。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逃难途中再度操起采药、卖药的旧业。甚至一度濒临绝境,全家饿得呻吟不止,只好在山间捡一些橡栗充饥。晚年流寓湘江时,他再次从事卖药行业,白天上岸卖药,晚上夜宿孤舟。
这就是杜甫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苦难。他的死因虽然存在争议,但他的生活状态和他所经历的苦难是无可争议的。更多关于杜甫的故事和历史真相,请关注频道——奇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