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德夺取叙利亚大权:小教派农民出生的军事

奇闻趣事 2023-11-19 10:58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11月13日阿萨德夺取叙利亚大权1970年小教派农民出生的军事强人

历史上的今天,跟着330奇技网小编每天学半分钟历史。1970年11月13日,叙利亚国防部长老阿萨德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哈菲兹阿萨德于1930年,出生在叙利亚阿拉维派农民家庭。

这里简单说一下阿拉维派。

阿拉维派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分支,信徒只有400万,基本都在叙利亚。

这个教派的教义同什叶派、逊尼派都有所不同。

他们的教义中,混杂了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和佛教思想。比如他们信奉灵魂转世说,还崇拜太阳、月亮。该派除纪念开斋节、宰牲节和什叶派共同节日外,还过基督教圣诞节、复活节等,在祈祷时进圣餐、饮圣酒等。

这些教义不被叙利亚主流的逊尼派接受,认为阿拉维派是异端,假穆斯林。

因宗教问题,几百年内逊尼派都对阿拉维派大肆镇压。

为此,阿拉维派有着严格的组织和保密性。信徒入教就必须宣誓绝对不会泄露教派的秘密。在日常,阿拉维派为了保护自己,很少进行公开的宗教活动,而是秘密活动。

该教派上层教士具有很大的权力,信徒必须绝对服从,不容许有任何质疑或者反抗。

因为这一特点,阿拉维派长期在叙利亚受到打压,不被主流社会承认。

毛拉说他们是比犹太人还要恶劣的异教徒。

,老巴沙尔却是的一个很有才能的人。

因贫困不能上大学进入军校,老萨阿德就进入军队发展,成为叙利亚空军精英飞行员。

有意思的是,在苏联一次战备执勤中,他突然遭遇了误入领空的英国轰炸机。老阿萨德并非苏联飞行员,本来是绝对不能作战的。他却果断开火将飞机击落。

事后,苏联方面颇为欣赏老阿萨德的好斗,授予他最佳受训飞行员奖。

由此,年轻的老阿萨德开始在军队有了名气。

他颇有政治能力,早在16岁就加入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叙利亚军同以色列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获胜。随后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叙利亚坐视埃及被英法以三国入侵,却不敢出兵支援。

这些军事上的失利,让民众开始质疑政府的执政能力。

1963年,复兴党派军人发动军事政变,控制了叙利亚。

此时的老阿萨德才33岁,已经是复兴党地区领导人萨拉赫贾迪德的重要助手。

1966年,贾迪德政变成功夺取大权,期间老阿萨德立下大功。

政变成功后论功行赏,老阿萨德为成为国防部长兼任空军总司令,实际上掌控叙利亚军队。

,老阿萨德的军事才能平平。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军队仅仅花费2天时间,就攻破戈兰高地叙利亚军队的防御阵地,占领了高地大部分地区。

此次的惨败让贾迪德名誉扫地,反对者众多。

,贾迪德奉行左派亲苏世俗化思想。

他强行没收叙利亚大地主的土地,大富商的企业和公司实行国有化。这种打土豪行为,引起叙利亚国内大家族的极度不满。叙利亚是个小国,大家族掌握着叙利亚的实际权力。

在贾迪德打击下,一些大家族试图逃出国,一些大家族则试图武力反抗。

因战争失败,军人们抱怨政府不重视军事,认为贾迪德不是一个好领袖。

由此,叙利亚政权非常动荡,阿拉伯社会也对这个亲苏世俗派分子给予孤立。

贾迪德众叛亲离,这就是老阿萨德的好机会。

到了1970年,老阿萨德看准机会政变,一举推翻贾迪德,建立自己的政府。其实,老阿萨德政变并不困难,他本来就掌握该国的军队。

这是叙利亚近代历史上第14次政变,外界对老阿萨德并不看好,认为没有几年他就会被另一次政变推翻。

老阿萨德却牢牢掌握了大权,统治叙利亚长达30年之久,直到病死。

老阿萨德任职期间,叙利亚局势尚且稳定,也有很多问题。

其实,老阿萨德施政很简单。

他笼络国内大家族、教士、高级军官等人,给予他们特权和优厚的待遇。通常上尉级别的叙利亚军官,不到40岁就能轻松买到豪华别墅。

老阿萨德以复兴党、阿拉维教派、阿萨德家族牢牢掌控军政大权,没有丝毫的放松。

就经济上,老阿萨德搞了一些改革,使得叙利亚经济有一定的提高,人民生活可以达到温饱水平,闹事的自然就少了。

不过,老阿萨德毕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对于政敌和反对者是毫不手软的。

随着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惨败以及80年代开始的经济倒退,加上固有的宗教隔阂,部分叙利亚人开始反对老阿萨德的统治。

尤其以逊尼派的穆斯林兄弟会的实力最强。

对于反叛,老阿萨德直接调动军队镇压,毫不留情。

1982年哈马屠杀中,老阿萨德的军队杀死了约上万穆斯林兄弟会的反对者,其中很多都是妇孺。当年,该国80多万逊尼派平民逃到其他国家。

在老阿萨德去世的时候,叙利亚各方面矛盾已经很激化。他留给牙医儿子小阿萨德的叙利亚,是一个非常烂的摊子。

奇技网以上就是阿萨德夺取叙利亚大权小教派农民出生的军事强人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