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起源及其世界化(下)

奇闻趣事 2023-11-19 10:58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佛教的起源及其世界化(下)

我知道我这里的很多话会得罪佛教信众,但请别误会,我做的是中性表述,我只是试图将哲科和宗教这两种容易搞混的精神性文化加以区分和区别,信徒请勿有任何意见,因为你如果激动和生气你就是作孽啊。

我经常说一句话这个世界不是你看到什么相信什么,而是你相信什么看到什么,这句话被误解为我为宗教发声,其实你错了,哲科思维和宗教思维同样是讲究,或者说前提条件是眼见为虚的,眼见为实表示你离哲学和科学越来越远的,谁最眼见为实?动物最眼见为实,一头狮子看到一头羚羊绝对不会去想它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它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区别在这里,之前我们讲过,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胜出,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发出很多不同音节的声音,我们可以拥有抽象思维,进而我们拥有了集体记忆,进而我们拥有了信仰,进而我们拥有了宗教文化,进而我们拥有了哲科体系,进而有了现代文明,你看这一套抽象的精神文化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不讲眼见为实。

那为什么没这些东西我们无法构建现代文明呢?因为不靠这些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么多人的大规模协作,任何事情都办不到,比如古代你支配奴隶们给你干活,你靠的什么?你得靠信仰。今天你的公司里的所谓企业文化和一些乱七八糟的是什么?搞的氛围像是宗教、像是信仰了,因为很多背后信的不是理性而是运气和天命以及神灵保佑?这可真是让人摸不到头脑,所以我才说,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你嘲笑信仰者,可你却无时无刻不处在信仰状态中,只不过你自我蒙蔽罢了。

眼见为实的典型落实就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学以致用,务实主义,一个农民绝对不会天天抬头去深思宇宙和人类的关系。眼见为实是动物的直观文化操作体系的延伸,你包括我们这里的强权政治,谁拳头大说了算,这就是动物世界法则的延续。我们文化是保留了人类最原始初期的这些东西。比如我们的血缘血亲社会结构,传统伦理社会结构知道近代西方入侵才被打破,我们这里所保留的都是最原始文化的表达,这叫生存接续状态。

可西方不是,因为地理地貌和文明构型的不同,他们过早的进入工商业化,使得最原始的动物血缘社会关系被打破。只有吃饱肚子那些闲的蛋疼的非主流文化中的贵族才可以闲暇无事讨论讨论宇宙、人生、物质背后的原因等等,所以他们管最开始的学校school叫闲暇,这取决于那些人是贵族,有钱不愁吃喝温饱问题,一天就开始瞎想一些普通人不可能想得问题。我说谁呢?我说古希腊哲学家们,他们难道不是人类最原始初期文化中的非主流吗?人类那时候主要文化,主流基调都是农牧业文明,所以大多数人不会有这样的观念和意识,或者说不会有这份思考,可也恰恰是他们的这份非主流思考造成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崛起,进而到现代文明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哲科文化体系。这叫什么?这叫老子的懒蚂蚁之叹,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懒蚂蚁的故事。

我再举个例子,眼见为虚的典型代表就是柏拉图学院,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他为什么这样说,就是因为那时候的人都只眼见为实,不会抽象的认知这个世界和宇宙,包括哲学家们自己都只是把人这个东西当做认知的工具而丝毫没有怀疑自己的感官设定是否已经将世界扭曲了,这是后来才怀疑的,可见什么?可见他们认为不懂知识,你只要是眼见为实,那你就无法懂抽象思维,甚至说不懂得什么叫逻辑格式,那么该如何认知世界?所以不识几何者就无法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几何是什么?几何就是抽象的。

还有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数字,他们缔造了整个数论体系,那是什么?抽象的东西,数学有自己的符号。他们是用数去认知和解释这个世界的,所谓万物皆数。还有,他们说过一句话,不懂知识的人是无法谈自由是什么的,后人来看可见这帮人说的极有道理,因为你只一味的相信眼见为实,你甚至都没有进入宗教的抽象层面更别说进入哲学层面的抽象思考了,所以你看任何懂文化的人一定是要了解宗教的,如果不了解那就是隔靴搔痒,隔岸观花,根本不懂什么叫人类文化。

因为宗教给你的那些情感和解释是需要你抽象的去体验和感受的,而哲学也是如此,需要你抽象的运用理性去思考和理解,只不过背后运行方式和目的不一样。可是一个人连知识都不懂,连什么叫唯心都不知道,那么可见其思维运行的层面是最原始状态的眼见为实的唯物,一旦你深入思考,必然涉及心的层面,也就是事物背后的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那么一个人即没有到达宗教的层面,也没到达哲学的层面,可见是不会懂什么叫自由的。所以古希腊才有这样一番言论。

我相信经常听我节目的听众是明白眼见为实和眼见为虚,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等概念的。

这里请大家记住一句话佛学里的哲学不等于我们现代哲科思维里的哲学,千万别搞混。之后的节目我再跟大家详细说。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哲学是从宗教这里面孕育出来的。而科学是从哲学和神学中生发出来的,但一定要把这其中宗教和非宗教的界限划清楚,还是那句话,你看背后对待观察对象及事物的本质是理性主义还是信仰主义,诉诸的是超自然力量还是人文理性精神。

僧伽(僧侣)组织

随着信徒日增,自然形成教徒组成的会社,称为僧伽(Samgha)(僧侣)。初期的佛陀弟子泛指来听声闻或教法的人们,后来则专指精进勤修八正道的出家僧众。弟子有出家的,男的称比丘,女的称比丘尼。有在家的,男的称优婆塞,女的称优婆夷。

出家者专门修行悟道,于是便有了僧院生活。出家者经过一定时期的宗教教育,接受戒律训练后宣誓为僧。僧院体制是逐渐发展成型的。佛陀创教传道初期,皈信修行的弟子并无固定住所。他们有时栖于山谷之间的洞穴,有时则寝于墓地或丛林。特别是在每年夏天雨季来临时,因为不便外出游化,便安居于一处(即所谓雨安居处),集体修行,互励于冥想修定的宗教生活。但随着皈信弟子日益增多,小小洞穴无处存身,于是便有了设置永久性住所的必要。据记载,有一些刹帝利贵族和富商大贾曾捐资修建僧院。

精舍中的修道生活比之于最初的森林洞穴中的情况要优裕得多,但性质也因之而发生变化。为管理生活于僧院中的出家僧众,不可避免地要有一套规章制度,他们必须遵守的戒律规定也日益烦琐。出家僧众在僧院中修行的目标是为了达到的解脱涅槃境界。

僧院长老们自然要为这种解脱境界提供一些说法,作一番具体描写。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强调的只能是涅槃境界的神秘性方面,并为达到这种超自然的神秘境界规定出精神灵修的层次和阶梯,要求修行者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这就好比西方的天主教会组织刚开始是为了让人们读懂圣经,学会修行方式,不说后面发展的样态,这个初衷是比较好的。

,僧院的管理也必然产生对修行的僧众进行等级划分的要求。特别是当僧院有了财产和寺院经济之后,这种等级划分逐渐具有了阶级划分的意义。原始佛教是倡导种姓平等的,一切接受佛教的弟子不分种姓是一律平等的。

最接近也就是确认度最高的佛教原本经文阿含经,《阿含小缘经》说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身修道。若有人问,姓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耶。这虽只是宗教生活中的平等而不是社会生活中的平等,不过比之于婆罗门教神化的种姓制度总还是有定进步意义的。但随着僧院制度和僧伽组织的等级化,它原来那一点有限的积极意义便逐渐淡化而被抵消了。

的佛家寺院以及分派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的?国史记载,佛教是在东汉中期传入,传说汉明帝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西方有金人,第二天上朝,就和他的大臣们讨论谈论他的这个梦。于是有大臣说,西方确有真人,而且有真经。于是汉明帝委托派遣大臣到西域,请来佛僧,白马驮经,到达洛阳,建立第一个佛教寺院,这就是著名的白马寺。

为什么把佛教的佛堂叫寺院?是因为汉代的时候,它的外交部叫鸿胪寺,外交部部长叫鸿胪寺卿。由于他是外交部官员请来的最早的外国客人,寺相当于当年外交部招待馆,由此以后把佛教的佛院叫寺院。

虽然在记载上佛教是东汉中期汉明帝时期正式引入,但汉明帝做一梦,白天和他的大臣对话,大臣竟然能告诉他西方有真经。逐见佛教早在汉明帝讨论之前就已经进入,否则他的大臣怎么能给他这样的建议呢?所以佛教进入应该比汉代中期还早一些。

佛教传入,它最初进来并不适合文化,任何一个异质文化进来要跟这个文化没有任何区别,那也就证明这个文化没有任何特点,也就不可能造成冲击效应。所以原始佛教进入,必然也面临这些问题。

比如佛教进入以后,出家者必须剃度,而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佛教不允许结婚叫不邪淫。而孝道文化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佛教不允许它的教徒跪拜,它认为如果教徒要跪拜,也只能跪拜佛陀。而人自古跪拜长者,跪拜皇帝,我们是个讲究务实的民族,我们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佛教处处与之对立。

佛教进入,它是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方面是有冲突的。佛教进入以后,它一定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我们在佛教经卷中见到这样一个经卷,叫《父母恩重难报经》,我们一定知道这是人伪托的佛经。前文我讲过,在儒家、道教、传统国家民族宗教的三方打压下,佛教为了求存,不得不变质增加五戒,十善来成为因果报应轮回的根据之一,其实更改的还有非常多的。

变质化和分派别的最主要原因还不只是为了适应咱们这里做改变,而是太深奥,没有人看得懂,因为这个文化不属于自己这边生发的,处处是不匹配的,没有人能找得到类似的参照去作类比理解,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很多翻译的词发现不对,意思完全不一样,不得不又用梵语音译过来,比如悟和菩提的意思不一样,智慧和般若的意思不一样,这叫译音不译意。所以各领域学者各自有自己的理解,这是造成分派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之前讲到传统国家宗教的祭司阶级成为国家政权的掌控者这一段的时候,我们说神庙的那些人收到的财富越来越多,最终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于是城市建立起了。

那么佛教在弥漫开以后,佛寺、佛院处处发生,善男信女大量进入寺院修佛,这个修佛的过程就使得很多信众把自己的财产土地都贡献给佛门,贡献给寺院。于是寺院就有了大量的教产。

举个例子,比如南北朝时候的梁武帝,他是非常好佛的,修佛很来劲,他是皇帝,居然动不动就出家了。大臣看皇帝出家了成问题,于是拿国库里的钱把他从寺院里赎回来。刚赎回来他又跑了,于是大臣再拿国库里的钱再把他请回来,反复三次。

梁武帝在历史上挺出名。菩提达摩最初到就见到梁武帝,梁武帝虽然好佛,却跟达摩交谈不洽。所以达摩从岭南漂江来到少林寺,就是这个梁武帝。

再举个例子,王安石可谓的著名文人和政治家。他晚年信佛,临死以前把他家的房产土地都将捐给了佛寺。大家想寺庙寺院有了大量的财产,财产大到什么程度?

北京有一个寺庙,叫潭柘寺,它建立在南北朝时代,潭柘寺到它最兴盛的时候,它的寺庙所具有的土地不仅占据北京西部的郊区,而且伸展到河北省乃至山西省。如此之大的教产,也就成了宗派得以被加固的原因。

(潭柘寺)

各宗派形成,各宗派维护自己的信念和理解,维护自己的教产。大家想佛教传入,如此轰动如此热潮,它曾经使得大量青壮劳动力出家信佛了,它使得农耕文明的大量土地进入寺院了。

这会对正常农业经济生活和农业经济秩序带来重大干扰。再加上它在理念上跟文化完全融通,需要很长时间的折冲。所以从南北朝一直到晚唐,至少出现过三次灭佛事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都跟这些东西有关。

我们举个例子,孔子当初为什么累累如丧家之犬,因为他的那一套理论是讲究厚葬的,那个时候国家和居民的财富本就不多,《史记》中晏婴一段话说,孔儒之流,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说孔子这个人特别爱把丧葬文化做得很复杂,以至于普通老百姓家里死了人,埋一个人把家都搞破产。说国君你想富国强兵,他给你把家都搞破产了,你怎么富国强兵?

这是后来齐景公最终没有重用孔子的原因。这在战国时期哪个国君敢用他?还有就是孔学当年的一个重要对立面,就是墨家。墨子曾经提出儒家学说有四项足以丧天下。其中就有一项叫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意思是说,儒家学说厚葬文化,棺材都要两层,一层棺一层椁,衣服、使用品都要陪葬。送死就像走到远方、远徙一样的复杂。一个埋葬的过程光哭泣就要三年,年轻人不没有人扶都站不起来,不给个拐杖都走不了路。送葬三年期间耳无闻,目无见,什么事都干不成。墨子讲此足以丧天下。可见墨子也认为孔子当年把丧葬文化搞得极复杂,而且通行鲁国、通行天下,是一个足以丧天下的劣迹。

那么佛教在当时的文化中的种种表现,在统治者眼中也是可怕的,至少是反感的,所以才会有灭佛运动。

释迦牟尼(佛陀)的神格化

咱们熟悉西游记里的如来,这就是佛陀的一个称呼,也是就被神格化的形象。释迦牟尼本人虽自称觉悟成佛,但他所谓成佛,就是觉悟了的意思,所谓达成正觉者即为佛,不过这个觉不是觉悟的意思,词汇中没有这个和这个词的相近意思,我们这边的觉悟是指经世致用的成功,所以和佛教是背反的,所以后来用梵语音译过来一个词表达觉悟菩提。

他死时,也只是要求信徒们要遵奉和弘扬他所传的佛法。最初的信徒大体上也是把他敬奉为宗教真理的发现者和伟大的导师,就如同古代文人对待孔子的态度,是一种圣人的感觉。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信众对佛陀的观念越来越神格化了。佛陀所谓的涅槃境界本来就是种超自然的神秘境界,在僧院的修行生活中,这种神秘性日益受到强调和夸张的描写。佛陀作为第一个达到涅槃境界的佛,也就逐渐成了超自然的神圣存在。

佛陀的神格化也是佛教传教活动的需要。由于对佛法的尊奉,虔诚的信徒们逐渐认为发现法或佛教真理的佛陀,乃是佛法显现为人的形貌,以便对世人进行教化。于是,释迦牟尼被称为婆伽梵(Bhagavat),世尊,即主、法王之意。

他不再是佛法的发现者,而是佛法的显现者。佛陀就是法。既然佛法常存,那么,佛陀的人灭便不是一般的死去,而是进人摩诃(he)般涅槃,摩诃可以理解为大智慧,还是那句话,我们这里的大智慧和佛教里的大智慧不是一个意思,所以翻译的时候只音译不做解释,佛陀进人涅槃的状态。这样一来,他变成了不死不灭的存在。

为了传教,需要向声闻听众夸大佛陀的功德和品格,于是便编造出了大量的关于佛陀本生本行之类神话故事。这些本生故事基本上都是按照佛教的业报轮回、因果报应教义用前世积修善行,今生得为佛陀的概念和方法编写出来的。历史上的乔答摩悉达多就这样变成了一个神话人物,又变成了真正的神。这就是佛陀被神化,佛教被神化的一个变质化过程。

早在吠陀时代,印度人就有关于作为救世主的转轮圣王的信仰。人们虽不知这位转轮圣王何时才能降临于世,但却相信他一定会出世,而且出世时将伴随有白象、白马等七种神迹作为象征,这一点和犹太教所谓的救世主弥赛亚也就是基督是一样的。随着佛陀的超人化、神格化,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他就是那个传统信仰中的转轮圣王。而且作为转轮圣王之象征的异象,也被用到佛陀身上。佛陀被描写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传说中的转轮圣王在登基之际,帝释天授以轮宝(即法的象征),圣王轮转轮宝打破四界恶魔,建立理想国家。

这个神话也移花接木转移到佛陀身上。他证悟的佛法被说成法轮,所以我们前几期节目用词是佛陀初转法轮;他转动法轮与苦恶斗争,破除一切邪知邪见。

由此看来,正是有了佛陀的神格化演化成了群众心中向往的救世主,佛教才顺利地赢得人们的信仰,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

佛教的发展

统治阶级对佛教是很支持的。当时印度的摩揭陀国国王瓶沙王、阿阇世王都成了佛教的信徒。佛教的顺利发展把印度社会中的各色人等大批地卷进佛教教团的队伍。

古代印度本来是一个政治不统一,阶级关系很复杂的社会,各种宗教思想互较短长。这就是民族纷扰和人种复杂带来的必然。这种情况不能不反映到佛教教团中来,于是逐渐造成佛教的分化。佛陀死后不久就开始了分化的过程。佛陀圆寂后,佛教分为八宗。

古代印度没有纸,佛陀传教不立文字,搞的是口头宣传,这一点和古希腊、先秦诸子百家包括孔子都是一样的,自己不立著作,都是讲话,所有流传下来的都是弟子及其信徒整理的对话实录,比如柏拉图著名的著作《理想国》就是他和老师苏格拉底的对话实录。

佛教的徒众来源不同,成分复杂,佛陀说法,因人而异。声闻各有不同,意会更有差别。佛陀死后不久,大弟子摩诃迦叶,也就是大迦叶为防止分歧的发展,曾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召集了有500名佛徒参加的会议,各自回忆自己所听的佛陀说教,定为佛说,形成了最早的佛教经典和戒律,企图以此来维护佛教的统一。佛教史把此次集会称为第一次结集。相传就在此次会议期间,以富娄那为首的另批佛徒也召集了500名佛徒的集会,亦把自已所闻定为佛说。两大集会各集佛说,反映了佛教的早期分化。

第一次结集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三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

诸法无我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

涅槃寂静不生不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

这三条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鉴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称为「三法印」。

佛陀圆寂后的一百余年,教团内部分歧更趋明朗化,主要分歧集中在戒律问题上。印度东部有些比丘开始违背戒律规定接受金钱布施等,一位来自西边的比丘对此表示反对,双方发生争议,于是约集有威望的长老前来仲裁,裁定接受金银等十件事情非法。什么是比丘,就是弟子,佛陀的弟子十个比丘。以东方跋耆族为代表的比丘对十种戒律(十事)的态度较自由,西方的比丘则视十事为非法。两派僧众在毗舍离城开会,为了统一认识,僧众随后举行了结集,称为第二次结集。主张接受金钱布施的比丘并不接受此次决议,而是另行结集,形成自己的戒律,据说有万人参加,称为大结集。辩论结果,两派正式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并在其后的几百年间继续分裂,相传有十八部。

古印度有很大一群僧侣,觉得当时大家遵守的清规戒律,实在太过清苦,受不了了。想想也是,这些清规戒律里,像过午不食就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特别是,有些和尚还要自己耕作,自食其力。所以,这群僧侣就希望能修改一部分戒律,以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

而当时坚持要奉行原典的僧侣,却强烈反对修改清规戒律,认为这是对佛法的背叛。两派互不相让,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分裂为刚才咱们说的两派。其中,主张坚持原来清规戒律的,被称为上座部;主张修改戒律以适应现实生活的,被称为大众部。上座部这名字,就是因为坚持原先清规戒律的这一派僧侣,在僧团中的地位普遍较高,在集会时都是上座,得名。

私心想来,上座部一派,在僧团中的影响力较高,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对于生活中柴米油盐的事儿可能不太接触得到。所以,上座部一派会坚决坚持,戒律应该严格遵守,佛法不容忽视!

,大众部一派,在僧团中影响力较低,社会地位也较低,需要更多地去接触柴米油盐的事儿。,对他们来说,就必须要在遵守戒律和柴米油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这次有关戒律宽严的争论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原始佛教所定戒律实在过多偏严,不利于吸引更多的信徒。从要求扩大佛教的影响出发,就有必要改革旧章,放宽戒律。特别是这时已有一大批上层人物入教,这些人反对早期佛教关于沙门释子不应蓄金银之类戒律。大众部的主张适应了这一批人的要求,因而也得到了社会上层人物和统治阶级的支持。

佛教的分裂,除了戒律宽严之争以外,还有关于理解教义教理的分歧。由于对经典有不同理解,大众和上座两部有各自分裂了很多教派,据记载有18部或20部之多。

公元前3世纪,也就是佛陀圆寂后二百余年间,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强大起来,阿育王用无数平民的生命血洗了几乎整个印度,阿育王的连年征战使印度获得统一,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其版图覆盖了除南端之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屠杀场面,阿育王内心急剧波动,最终放下屠刀,这是其一,其二为了统治新征服地区的人民,阿育王(公元前274-前232年)认识到武力镇压有局限,宗教教化更有用,于是皈信佛教,大兴佛法。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他开始信仰并极力弘扬佛教,使得佛教流布范围更广,僧团人数激增,但僧团之中鱼龙混杂,众人一致认为应请出德高望重的长老帝须主持大局。阿育王亲自巡行印度各地,瞻仰佛教圣迹,到处修佛寺,建佛塔,树立石柱,颁刻诏令,宣称征服不应假手于战争,而应依靠佛法。于是他派遣佛教传教士到邻近各国,甚至远及亚洲、北非和东欧的希腊系统诸王国。由于阿育王的努力和孔雀王朝的国威,佛教不仅成了印度的国教,而且越出了印度的国界,第一次走向世界。

据巴利文三藏所记,阿育王为结束部派佛教的纷争,曾在华氏城召集了有1000名佛徒参加的大会,编辑三藏经典,史称第三次结集。帝须长老主讲法义,肃清僧团,恢复了寺院的正常僧务。为进一步巩固成果,约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帝须召集高僧千人举行结集,史称第三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后,阿育王分派上座去各地弘扬佛教,所到一处,自成一派。分派至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地区)及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的上座形成了主张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法都是实际存在的。

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之后,形成了代表保守思想的大寺派。该派僧人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将口传的三藏经典以巴利语写出。锡兰大寺派将上座部佛教和巴利语经典传至东南亚各国,发展成为南传佛教。

佛教在阿育王支持下的大发展还带来了其他方面的新问题。由于佛教僧众享受到王室的优待和供养,其他宗教的信徒便纷纷改宗佛教。其中不乏真心改宗者,但很大部分人主要是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改宗者。他们必然会把本非佛教的外道思想带进佛教之中。

不管阿育王本人如何热心于统一佛教信仰,但客观的趋势总是使之分裂更深。各派佛教围绕系列重要的教义问题(如宇宙是实有,还是假有?有我,还是无我?有神,还是无神?...等等)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侵人印度,在北部印度和中亚一带建立贵霜王朝,与南印度的安达罗王朝对立,是为印度史上的南北朝时代。贵霜王国的统治疆城,西至咸海。东至葱岭(帕米尔高原一带,阿富汗和交接的狭长国境线就是八帕之一的瓦罕走廊,那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达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

它地处东西南北的交通孔道,商业繁荣各民族交往频繁。帝国统治地区内包括了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宗教文化。贵霜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对各种不同的宗教和文化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

印度的佛教和婆罗门教、波斯的祆教,希腊的宗教都有发展的余地,各种宗教方面互相排斥,一方面也互相吸收。贵霜王朝的国君迦腻色迦在位时(约129152年),他像阿育王一样,特别提倡佛教。在他的护持下,佛教举行了第四次结集,编集和注释了三藏经典。

在次大陆南北朝分立时代,社会人际关系和民族关系复杂,信仰上多种多样,各种宗教思潮互相影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大众部佛教与上座部佛教更趋分化,遂形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大乘派的自称,小乘则是大乘派对部派佛教的贬称,是有着不好的意思在里面的,意在说上座部只讲个人解脱,属于小道小业,是佛陀为小根器人所说的教法,大乘佛教才是佛陀的真传和佛教的正统。这是佛教内部派性的表现。客观的研究者只能承认大乘和小乘分派的事实,但不是在褒此贬彼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名称,所以后续的大乘小乘无任何褒贬之意。

下面咱们说一下这俩在教义和教理以及宗教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第一,在宗教世界观上,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认为众生和事物均是各种元素(法)的因缘结合,故无独立自存的本体(我),但作为客观世界的法却是存在的。

第二,在佛陀观上,小乘有此派仍保持原始佛教的特点,视佛陀为历史人物。大乘佛教则接受了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影响,把佛菩萨神格化,提出了佛有法身、应身和化身的说法,进一步宣扬神异,崇拜偶像,以此来加强信众的宗教感情;循此以进,后来甚至有派逐渐发展为玩弄巫术、崇拜性力肉欲的大乘密教。

第三,在修行的目标上,小乘一般主张个人解脱,也就是说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叫什么?了生死,灭苦悲,修得阿罗汉果。大乘则主张普渡众生,目标是菩萨行。大乘认为菩萨高于阿罗汉。阿罗汉虽已破我执,但还未破法执;虽已证我空,但还未证法空;虽已断烦恼障,但还未断所知障。菩萨则已证法空,已断所知障,故已解脱生死成佛,只是为了解脱众生之苦,才自由往返于生死之中。

在修行方法上,小乘一般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大乘菩萨行则兼修六度四摄。所谓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谓四摄是菩萨摄受众生皈依佛道而应做的四件大事,即布施摄(若众生乐财则施财,爱乐佛法则施佛法)、爱话摄(随众生的根性善言慰喻)、利行摄(做利益众生的种种事)、同事摄(与众生同处,随机教化)。

一下大、小乘的主要区别

●在理论上,小乘注重个人解脱,以生命的无常来解释无我,即人无我;大乘则涉入对终极真理的思考,除人无我之外,还主张一切事物皆无实体,即法无我。●在实践上,小乘以自利为主,强调出世与个体解脱;大乘则以利他为自利,追求普度众生。●在目标上,小乘佛教以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大乘则认为阿罗汉并非终极,主张经菩萨最终成佛,产生了多佛信仰和菩萨信仰。初期的大乘佛教则主张法我皆空。此派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有一句经典的话,也是被普通人误解最深的一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蕴含着堂奥的哲学深思,可惜被世人误解为佛在告诉你戒女色。从二三世纪开始,逐渐形成了分别以印度南部和西北部为中心的中观与瑜伽行两大思想流派。这方面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小乘佛教无疑比较接近于早期佛教。大乘佛教的一切发展,其中心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各方面加强佛教的作用,扩大佛教的影响。大体上可以这样说,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在统治阶级上层得到支持和发展。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代,则由于大乘佛教的出现和形成,佛教从上层阶级更多地向庶民阶级渗透。

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所有宗教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极度拔高以至神圣,一个是极度降低以至庸俗。拔高,才显得它的神圣。在佛教上有一句话叫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降位,庸俗化有一个效果极广泛的弥散。佛教在世俗化的弥散,导致佛教高端思想常常不被理解,甚至总是被误解。这个世俗化的过程是任何宗教得以扩散的有力手段和方式。

在贵霜王朝的时候,舍利崇拜、佛像崇拜趋于普遍化,各地建造了不少埋葬圣者遗物的墓冢,雕凿了许多著名的石窟佛像。佛教的教育系统也大为发展。这一切说明佛教日益向世俗化和群众化方向发展,在刺激和调动宗教感情方面加强了对普通信众的影响。

贵霜王朝时代及其以后,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佛教再一次从印度走向世界。小乘系统向南传到印度南方邻国锡兰、泰国、缅甸、爪哇、柬埔寨、老挝等地,大乘系统佛教则从中亚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进人内地,并传人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使佛教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另一方面,在印度本土,佛教则面临新婆罗门教一印度教的激烈竞争。公元10世纪后,由婆罗门教改革后的形成的印度教在印度全国取得优势,,中亚伊斯兰教势力的入侵对佛教进行了镇压,至13世纪初期,佛教在印度全面溃灭,在这方面,佛教的命运和基督教颇相似,二者都走向了世界,但在其出生地却失去了群众的信仰,成为了历史的遗迹。

佛教在世界各地都看的见胜利,却唯独丧失了它的出生地。

那烂陀寺遗址

佛教走向世界的原因

第一佛教具有完全不同于原始时代的氏族部落宗教和阶级社会国家民族宗教的特殊性,他不强调崇奉氏族和国家的保护神,在教义上也不直接把维护种族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作为宗教最高任务。也不把某一个种族奉为选民给予特殊恩宠,而是说佛教宗旨在于普渡众生。使一切众生从生死流转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得到永恒的寂静,尽管佛陀最初是建立一个庞大而且逻辑体系缜密的宇宙观,可是他还是落实到了解决人生观的问题了生死,灭苦悲,我们的介绍是无法说尽佛教学说的堂奥,所以只能说,这具有适应全人类的普遍性,它抓住了一切人类都不能逃避的因而非常关心的生老病死问题,甭管你秦始皇还是布衣,大家都得死,得病都得躺在那,所以这个能拨动不同的种族和阶级的人的心弦,这个就是摆脱了传统国家种族宗教的狭隘性,尤其是后来的大乘佛教把佛和菩萨神格化以后,更是以普渡天下为己任,进一步加强了佛教的普世性风格。

第二佛教的基本教义适合于各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而得到不同国家的历代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关于无明作业、业报轮回的教义,对于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都是有利的。因为它把现实世界统治阶级的特权归因于前世善行的福报,而把苦难人民的苦难说成是前生作恶的苦果。这就使佛教有可能成为维护一切等级社会的上层建筑。佛教的传教史证明,佛教是在各国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的。没有政治的强制,佛教是不可能自发地普及到各国普通民众之中去的。上一期我们介绍过这个原因,这里不赘述。各国统治者之所以接纳佛教信仰,显然是因为佛教教义适合于他们的阶级利益和政治需要。就好比儒释道不是皇帝喜欢谁就用谁,而是需要谁。

第三佛教不仅没有民族宗教和国家宗教的狭隘性,而且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比起来,也具有排他性较少、宽容性较多的特性。当佛教传布到其他民族和国家时,它一般总是把当地文化和传统宗教纳人佛教体系之中,以武力为后盾对异端迫害的情况比较少见。东南亚诸国的文化发展程度较印度为晚,本来就处于印度文化的影响之下。佛教进入这此地区后又与当地古老的万物有灵信仰祖灵崇拜和巫术仪式结合起来,顺利地赢得了群众的信仰。

在,佛教极力使自己与传统宗教和强大的儒家文化相协调。我国西藏地区的喇嘛教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密宗与西藏传统和苯教相结合的产物。在日本则与富于巫术性的民间信仰巧妙地融合起来,使日本神道结合于佛教体系之中。佛教思想相对宽容的特性减少了它在各国传播过程中的阻力,使它在走向亚洲和世界的进程中,有可能不必依靠军事征服的威力,所以你看其他两个世界性宗教的发展历程和佛教不一样。

佛教本身是极具哲理性的宗教,传入后对哲学以及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极大,隋唐时代佛教各宗,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还有人最偏爱的禅宗都构建了自己的佛理哲学。这不仅丰富了哲学的内容,也促进了哲学的发展。宋代的程朱理学宋明的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以及清末民初的近代哲学(龚自珍、魏源、严复、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熊十力),都深受佛教哲学的影响。

方立天教授在系统地分析了佛教在历史上对哲学的影响后,作出了这样的结论佛教得以长期流传,是和它能为哲学提供、补充新东西直接相关的。传统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比较重视现实人生,侧重经验认识,而对人生本原、世界本体和彼岸世界问题探讨较少。

佛教把因果报应说成是支配人生的铁的法则,为人生的本原、本质、命法问题提供了一种神秘主义的解说。佛教很重视世界本体的探讨,提出了各种名样的本体说,尤其是以个人的意识和共同的真心为本体的学说,丰富了古代唯心主义的新内涵新方面。

佛教的心性说,为古代心性论贡献了丰富的资料。,佛教还对古代辩证法做出贡献,如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对主体、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强调等,都体现了较高的辩证思维水平。,佛教对哲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了解佛教,就不能对哲学以及传统文化有真切的了解。

佛学深深塑造人的国民性如果想要了解国民性格演变历程,脱离了对佛教的认识,那一定是残缺不齐的,比如即使有人不识字、不懂佛教的经典,甚至一辈子没进过寺庙,也会受到佛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比如我们很多人说的上天自由安排、等等佛教理念已被广泛接受,对约束人们的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不容忽视。有人可能有疑问,你不是说国家民族宗教里面有天帝神吗?这不是本土的么?天帝是管人家周天子的,不管你普通老百姓的,你归周天子管,所以有了天灾人祸,你只会说怎么周天子不管我了,绝对不会说怎么天帝不管我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在历史上,佛教和文化的关系如此之深,佛教对于的语言、哲学、绘画、茶道、音乐、艺术等,影响巨大,比如今天你去看的山水画就是来自于佛教哲思带给古人的启发,尽管是信道教,如果你了解下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你自然明白根源在哪。并且我说过古代没有逻辑,而佛教有逻辑体系,这是补缺了逻辑思想的空缺、尤其是对儒学的系统化、逻辑化、体系化的帮助是极其深刻的,最开始的儒学不过是孔子讲的道理,后来发展的那一套体系却和孔子没关系,由此可见佛学在中华古文化的地位非常之重要

最重要的是,不了解一下佛学,很难对生命中一些最重大的问题做最深刻的思考,其实你也可以去了解西哲,因为了解西哲很难,所以接近文化中哲的佛学还是比较容易被国人所接受。正如鲁迅所说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释迦牟尼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人们常习惯以愚昧、迷信、虚妄、形而上等字眼来武断地对某种宗教思想做价值判断,却没有花时间去深入地分析了解这些表象下面的本质原因。正因为不了解佛教的演变,才会产生这种误解,讲宗教不是让你去信,而是去了解,这一点尤为重要。

你说你是语文老师你懂语文,懂中华文化?不好意思,请先看看你学的很多词从哪里来是什么意思才敢说懂,我不是要大家信佛,恰恰相反在今天,我是不希望大家信佛的,我希望大家去了解,如果佛教对中华文化没有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不懂佛学不懂中华文化的程度和地步,我则只字不提,为什么?我又不是佛教徒。以后我们再抽时间和大家聊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这一期重点说的是原始佛教的起源以及世界化。

奇技网以上就是佛教的起源及其世界化(下)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