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一种创新的基层社会治理艺术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不仅是对基层社会管理的细致梳理,更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社会治理艺术。在保持乡镇(街道)、社区(村)原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基础上,这种治理模式巧妙地将其细化成若干单元网格,每一个网格都承载着深厚的民生情感和服务责任。
每个网格,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基层社会的版图上。通过整合基层的各类组织资源,相应的管理服务团队在网格中应运而生。这些团队由多方精英组成,包括乡镇(街道)机关干部、社区(村)干部、网格党小组组长、辖区民警等核心成员,同时还吸纳教师、医生、老干部、科技人员、乡土实用人才等各界人士参与,形成强大的服务矩阵——“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网格党小组”。
这种治理模式明确了网格定位,延伸了服务触角,几乎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填补了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任何潜在空白地带。每一网格,都是对基层社会的深耕细作,确保每一个群众都能感受到细致入微的关怀与服务。
在明确职责方面,网格党小组及其成员主要以普遍联系为主,而网格管理服务团队则以重点联系和专业化服务为主。团队成员发挥着多重角色作用——既是社情民意的调研员,又是矛盾纠纷的化解员;既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又是民主制度的监督员;同时还是惠民便民的服务员。
值得一提的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还运用了现代数字技术,搭建了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这一平台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还大大提高了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度,使得服务更加直接、高效。
党建引领是这一模式的另一大特色。党组织被建在网格上,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完善责任清单管理、党员分片包干等制度,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它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明确职责、建立平台等方式,为群众带来了更加直接、高效的服务,使每一网格都成为社会治理的坚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