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参战老兵的回忆-威震南疆战神显威
中国人民解放军116团,根植于原四纵11、12旅炮兵大队,于1952年在云南滇西的云南驿诞生。该团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十四军直属炮兵团,初始番号为9268部队。随后,他们移师驻扎弥渡县,更名为7583部队。1968年,他们调防至滇南的开远三台寺,番号为0269部队。
这支英雄部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历史如同一条璀璨的河流,涌现出马锡龙、杨育才等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英勇战士,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当这支部队进军大西南,他们不仅为建设云南、保卫边疆、巩固国防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援越抗美、防洪抡险、自卫还击作战中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这是一所拥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大学校,孕育了无数热血青年,培育了一代代革命战士。
我们曾在同一口行军锅里吃饭,曾在同一间地铺睡觉,共同经历过生死。那些年,我们怀念牺牲的战友,特别是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英勇牺牲的战友。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二十五年前,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部于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南发动了猛烈的炮击,正式开启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在此之前,部队正在云南曲靖地区进行正常的野外训练,突然接到军部命令,要求我们部立即前往云南陆良县召夸公社集结待命。经过长途行军和诸军种联合演习,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并受到了军区、军部首长的好评。
随后,我们接到了新的命令,要求立即开赴前线集结待命。于是,我们赶到了开远三台寺营区,紧张地准备战斗。经过一系列紧张的行动,我们终于到达了指定地点——文山地区马关县小新寨。在这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苗寨的质朴和乡民的淳厚。
离开小新寨后,我们继续向中越边境挺进。在马关管辖的大坝地方,我们再次安营扎寨,做好战前准备。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们接到了命令,开始对越军进行猛烈的炮击,揭开了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序幕。
在出境参战的经历中,我们在尸臭和血腥味中前进。道路两旁,部分越南边民手举小旗帜,用中文喊着“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严惩黎笋”等口号。我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们的誓言和忠诚。这就是我们的军队,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我们对每一个牺牲的战友表示深深的怀念和敬意。当时我对排里的战士们强调,我们必须随时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察觉到异常情况,立即开枪射击。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越军为了阻止我军进攻而设置的路障碍。这些障碍大多是由手腕粗的粟木树组成,数十排斜状型,埋设在路中间。我们的工兵炸毁这些障碍后,我们必须在道路仅能容纳一辆车辆的间隙中,按照行军速度不断前进。
经过大约五、六个小时的车辆行军,越南的天黑得比较快。我们在不开车灯的情况下摸黑前进,远处还能清晰地听到枪炮声。我们的炮兵车辆在枪炮声中停止前进,原来是几支部队在道路上相互阻塞,造成交通阻塞。前方枪炮声响个不停,后方是几支部队为了完成各自的战斗任务而相互争夺道路。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如果我们被越军的一、两个人发现,只有一颗手就可能让我们这300多辆车辆及人员面临危险。邹连长当即命令我带一个排的战士就地警戒,随时保持联系,当时气氛紧张得让人害怕,总觉得越军就在附近。
部队终于在争吵中疏通了道路。原来是一个部队的首长果断下令将一辆车子推入河里,才使道路得以疏通。邹连长命令我解除警戒,继续挺进。在这个漆黑的夜晚,我们终于到达了指定位置——某高地。到达位置后,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挖炮掩体和将庞然大物——火炮进行伪装。当我们完成这些任务时,天已经亮了。我们的阵地位于一个被彻底摧毁的村庄,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在这个村庄里,我们看到的是被火焰发射器烧焦的尸体和越我国支援的物资堆成的工事。看见如此多的中国援外物品成为越军的战壕,更加激发了中国军人的义愤,我们发誓要彻底打败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军。
当天下午,接到团部命令,我们开始向越军阵地发起炮击。炮击45分钟后,前线传来捷报,首战告捷。据步兵统计,越军阵地伤亡惨重,整个阵地血流成河,我们毙敌124人,还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在这个村庄,我们驻扎了五天,每天下午都会进行炮击,准备炮弹,做做炮击前的准备。
说来命大,一天晚上七点多,我和连长商量着去看望调到八连的战友张排长。因为我们的炮阵地和八连的炮阵地相隔不远,连长同意了我的请求。由于天黑,我走得比白天慢了一倍。就在走了大约300米的时候,突然有一发炮弹从我头顶飞过,在身后爆炸。我第一反应就是越军偷袭了我军的阵地。我准备跑回阵地接受命令反击越军时,却听到八连的战友喊“张排长已经牺牲了”。
当晚团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后杨营长和教导员传达了八连遇炮击的经过。原来八连遇炮击是我团一营的152炮所造成的误伤。我团分为三个营,各自持有不同的火炮。在夜间实施打击越军阵地时,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了误伤。所有发生的一切责任均由我军承担。
一天晚饭后,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我提着56式和自己佩带的躲到草丛中方便时,听到几声枪响和远处的叫喊声“站住,缴枪不杀”。一名未穿军装、手里提着一支半自动的越南人向我方便的方向奔跑过来, 后面追赶的人边追边喊“站住,缴枪不杀”。我在一手提着裤子、一手举枪的情况下向那名越南人射击了一枪击中他的屁股后倒地不起被冲上来的步兵带走经过随军翻译得知该越南兵表示他本来是来投降的已经在我炮兵阵地附近三天因为不会讲中文怕被发现而不敢出来今天是实在饿不住了才出来结果被步兵发现虽然经过检查发现他带的枪支无弹药但他的行动确实是因为投降而来不论真实与否我们都已经采取行动了。这样的事情在越南战场上时有发生。某夜,为了应对可能的阵地暴露,我方阵地连夜向前推进了十公里,同时全面伪装炮位,人员则进入猫耳洞进行休整。正当夜深人静之际,突然传来枪声和越军偷袭炮阵地的消息。面对漆黑一片的战场环境,炮兵的武器相对较少,每个班只有四支枪,使得整个连队的射击都显得紧张而盲目。经过调查后发现,这次所谓的越军偷袭实际上是由于一个越南士兵意外经过阵地而被哨兵误击引发的误报。
随着战事的持续,部队继续向前推进,最终在离越南首都河内约七十至八十公里的地方驻扎下来。在一片菠萝地中,我军构筑了工事,并根据前线情报对越军阵地展开猛烈的炮击。在这八天的坚守中,炮兵阵地未动分毫,展现了我军炮火的强大威力。就在某日下午的一次炮击事件中,一股越军的炮火击中了五班的阵地。一发炮弹击中离我不远的位置,导致一名战友牺牲,而我本人也受了伤。在我团前线观察所的及时指引下,我军迅速反击,摧毁了越军的十一门火炮。当晚我所在的连队更是组成了出击小组对越军工事发起夜袭,我坚决请求并成功带领两门火炮配合步兵完成任务。在随后的战斗中,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我还得知苏军支援越军的火炮已经运到河内某地的情况。为了探查并摧毁这一潜在威胁,我与连队其他成员化装成小商贩前往河内进行侦察。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河内后却发现那里风平浪静并无战争迹象。经过一天的侦察无果后我们返回团部报告情况。从二月到三月撤军命令下达期间我参加了数十次战斗并在庆功会上获得二等功和三等功的荣誉。后来我在组建边防团后被调到麻粟坡边防团担任连长职务并在转业后回到地方工作至今。这些经历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深刻的回忆也是一种人生的历练让我永远难忘和珍视。整整二十五年过去,自卫还击战的硝烟已散去,但我对那段历史的怀念和敬意却从未消减。每逢五年一度的清明节或冬至,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踏上前往马关烈士陵园的路程,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扫墓,去献上花圈。
每一次的扫墓,都是一次与战友们的重逢。他们是我的战友,更是所有为祖国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他们,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我们永恒的楷模。我深深感激他们为国家的付出和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尊敬。
每当我走进烈士陵园,看到那一座座墓碑,仿佛看到了当年战友们英勇奋战的身影。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战神一般,威震南疆,显露出无比的勇气和决心。
我是奇技网的一名用户,也是一名曾参战的老兵。每当回忆起那段岁月,心中总会涌起无尽的感慨。那段历史,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也是我永远无法忘怀的历程。
我在此分享我的回忆,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烈士们。他们的事迹,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精神,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
更多关于自卫还击战的历史,更多关于那些烈士们的故事,都在我们的频道里。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一起缅怀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烈士们。让我们共同铭记: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