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最壮观的一次大逃亡

恐怖故事 2025-04-02 23:59www.198689.com恐怖故事

在辽阔的疆域上,一支庞大的行军队伍蜿蜒前行,队伍中夹杂的是百姓和皇室成员,构成了一幅罕见的画面。这并非凯旋的队伍,也并非迁徙的人群,而是北燕灭亡后的举国大逃亡。在这群疲惫的身影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北燕的第二任皇帝冯弘。

冯弘,字文通,是北燕的第二任帝王,也是一位辛酸苦楚的王者。此刻的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完全失去了昔日的王者威风。他即将投奔近邻高丽国,前路未卜,再回故土更是遥遥无期。他的王宫早已被毁,熊熊烈火中,往日皇宫的欢声笑语已化为灰烬。他疲惫地看着这支缓慢前行的队伍,心中涌动着无数辛酸往事。

冯弘的辛酸并非刻意杜撰,而是他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他落到这般田地,完全是北魏挤兑的结果。他一步步妥协,北魏却一步步紧逼,就像手无寸铁的人被手持棍棒的凶神恶煞们追打。冯弘丧失了信心,最后不得不选择黯然离去。他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心里憋屈,却诉说无门。

冯弘的哥哥,北燕开国皇帝冯跋,是一位有魄力的君王。他治世开明,军事有谋略,政治善用权术。在他的治理下,北燕富国强兵,百姓安居乐业。冯跋晚年却出现了王位之争,最终因惊吓而死,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冯弘正是在这次皇室之乱中登上皇位的。公元430年,冯跋病倒在床,谁来当接班人成了问题。冯弘带着一伙人冲进皇宫兴师问罪,结果误闯冯跋卧室,导致冯跋惊吓而死。冯弘随后废掉太子冯冀,自己做了皇上。

相较于哥哥冯跋,冯弘在各方面都很欠缺。他缺少冯跋的气度和能力,更不幸的是,他也没有哥哥那样幸运。冯弘在位时,北魏正是太武帝拓跋焘执政时期。拓跋焘马踏柔然,打破了当年的三角平衡,将目标锁定北燕。北燕不可避免的成了北魏的下一个目标。

北魏击破柔然后,冯弘面对北魏大军的咄咄逼人,北燕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面对这种局面,冯弘无奈之下只得投降。他先是试图通过向拓跋焘奉献牛酒来讨好,但拓跋焘根本不吃这一套。在北魏大军的包围下,冯弘只得硬着头皮出城作战,结果大败而归。

面对北魏的强势和内部的分裂,北燕已然无法自保。冯弘的儿子冯崇也投降了北魏。冯弘焦头烂额,迫于战事压力,不得不亲自表达投降的意愿。但最终他还是没能摆脱眼前的窘境,被挤兑的实在没法子了,一狠心于太延二年正式投降北魏。曾经的辉煌与落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北燕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尽管遭遇拓跋焘的断然拒绝,冯弘仍然未曾放弃。北燕的败亡似乎已经注定,如同杨昬所言,“魏举天下以击一隅”,北燕的局势已然十分危急。王朝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弥漫着危亡的气息,人心惶惶,冯弘的内心也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为自己准备了一条后路,那就是投奔与北燕交好的近邻高丽。

面对无法逆转的局势,冯弘抱持最后一丝希望,向高丽借兵以求反击。高丽方面伸出援手,派出大将葛蔓卢率领两万步骑迎接冯弘。这无异于杯水车薪,北燕与高丽联军仍无法抵挡北魏铁骑的猛烈进攻。绝望之中,冯弘决定焚烧宫殿,举国东迁,这一举动无异于壮士断腕,以求来日东山再起的机会。

历史似乎给冯弘开了一个玩笑。他在高丽的行动表现出缺乏谋略和鲁莽。初到高丽,他或许还能得到一些优待,但当高丽王发现冯弘“素侮高丽”,仍像在北燕时那样行赏罚之际,高丽王终于忍无可忍。冯弘的行为无异于在败军之际仍耍威风,高丽王一气之下撤走了伺候他的人,并拘捕了冯弘的太子作为人质。

冯弘在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已身处绝境,他试图寻求南方的庇护,派人向刘宋请求避难。这进一步激怒了高丽王,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据《通鉴》记载,“高丽杀弘于北丰,并其子孙十余人”,满门抄斩的悲剧收场。

中国古代历史中这场壮观的大逃亡,以冯弘的死告终。关注奇技网频道,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洞见。历史的波澜壮阔背后,隐藏着无数英雄的悲欢离合和智慧的火花。让我们一同见证历史的辉煌与悲剧,共同探寻其中的启示和智慧。

上一篇:泰迪几个月换牙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