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去盗墓的癖好最喜欢喝下葬的酒 睡墓中的妃
谈及盗墓者,历史上主要分为官盗和私人盗窃两种类型。对于私人盗窃,我们常能在盗墓小说中读到相关故事。而关于官盗,其中的“官”并非指官员,而是官方的意思。一些读者可能会疑惑,官方为何也会涉足盗墓?答案很简单:缺钱。
在古代,战争是常态,军费开支巨大。为了筹集资金,一些人会选择盗墓,因为墓中的随葬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传闻曹操就曾组织专门队伍进行盗墓,以填补军费不足。无论是官盗还是私人盗窃,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追求财富。如果不是为了墓中的珍宝,谁愿意冒险进入诡异重重的陵墓呢?
历史上有一个奇特的官盗案例,主角是广川王刘去。他地位显赫,无需为军队筹集资金,却对盗墓产生了浓厚兴趣。刘去的名字里有个“疾”字,或许因为这个原因,他年幼时经常生病。后来算命说他名字与八字相冲,于是改名为刘去。
成年后的刘去性格独特,喜怒无常。他对盗墓产生了浓厚兴趣,认为这是一种刺激和新奇的体验。在他的眼中,墓中的古尸、诡异的墓道、各式各样的随葬品都充满了新奇和刺激。刘去还特别喜欢墓中的酒,那些随葬的佳酿经过岁月的沉淀,味道更是极品。
刘去的爱好并不止于此。他还有一个特殊的嗜好,喜欢和墓中的王后妃子一起睡觉。他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觉得自己做到了只有皇帝和王爷才能做的事情。刘去的盗墓行为疯狂至极,只要知道有陵墓的地方,他都会去挖掘,拿走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刘去的盗墓手段与众不同,因为是官盗,所以他每次都会带着众多手下,直接挖开陵墓。对于那些针对盗墓贼的手段,他的众多手下足以应对。有一次,他挖到了魏襄王的陵墓,面对铁水封灌的棺椁,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派人用工具凿开,最终发现了石床上的铜剑。
刘去毫不在意铜剑是否是私人陪葬品,直接拿起来当作炫耀的资本。很多盗来的随葬品,他直接当作日常物品使用。他的盗墓行为固执疯狂到了极点。历史上关于刘去盗墓的记录不胜枚举,他一生盗窃的坟墓无数,获得的珍宝无数。
除了盗墓,刘去还弑杀成性。他身边的女人更是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变故。原本,刘去有两个爱妾王昭平和王地馀,但后来他封阳城昭信为正室,引发两位爱妾的愤怒。她们试图陷害阳城昭信,但计划最终败露。刘去愤怒之下虐杀了王昭平和王地馀。阳城昭信接着诬陷新宠姬妾陶望卿与官吏通奸,刘去得知后大怒,对陶望卿施加酷刑。陶望卿不堪忍受,选择投井自杀。
刘去的历史事迹令人震惊。他的爱好和行为不仅展示了他的疯狂和残忍,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某些荒诞和不寻常之处。在历史的长河中,阳城昭信的故事依然令人心悸。她不仅是个冷酷无情的女人,更是一个不择手段的权欲狂。她指使人对陶望卿的尸体施以残酷的折磨:将其阴处椓杙,割掉鼻唇,断其舌,再残忍地肢解。更令人发指的是,她还当众用烹煮那已破碎不堪的尸体,直至尸骨无存。
为了维持自己的宠势,阳城昭信用其狡诈的手段迷惑刘去,诱使他杀害了后宫中的十余位姬妾。这些姬妾在她的手段下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被燔烧亨煮,甚至生割剥人,残忍至极。其中一位名叫荣爱的美姬被绑在柱上,遭受了刘去用烧红的剜去双眼,割去大腿肉,口中又被灌入溶化的铅的酷刑。
刘去不仅对他人残忍无情,对自己的老师也是毫不留情。当他的老师数次进谏时,他却残忍地杀死了老师及其儿子。
本始三年,即公元前71年,相内史将刘去的罪行奏报朝廷。第二年,他被削去王爵并放逐到上庸。在流亡的路上,他选择了自我毁灭。宣帝地节四年,即公元前66年,刘去的兄弟刘文被立为广川王,后人称之为广川戴王。
这就是刘去盗墓癖好的全部内容:他最喜欢喝下葬的酒,睡墓中的妃子。他对墓中的财宝并无太多兴趣,却对墓中的尸体和妃子产生了扭曲的欲望。更多关于刘去的离奇故事,请关注奇技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注:本文中的描述基于历史记载,但具体细节可能有所出入。读者在阅读时应保持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