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铀核裂变反应器有望为移民火星提供电力
科技日报北京报道,7月4日讯,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研发一种革新性的小型核裂变反应器,预计在今年9月进行关键测试。这一科技突破有望为人类的火星生活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人类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立持久的生存基地。
一直以来,NASA和埃隆·马斯克等人都对人类移民火星抱有宏大愿景。在火星上如何持续生产能源成为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难题。虽然太阳能是一种可行方案,但在火星上接收的太阳能仅为地球的三分之一,显然无法满足长期需求。为此,NASA提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方案——研发小型核裂变反应器。
这种小型核裂变反应器高约两米,通过原子的裂变反应产生热能,再转化为电能。这是美国能源部和NASA格伦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千动力”项目的成果,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100万英镑。
在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NASA指出人类远征火星可能需要一个功率约为40千瓦的电力系统。而目前正在研发中的每个小型核裂变反应器的功率可达10千瓦,这意味着只需携带4到5台这样的反应器,就能满足日常电力需求,为生产燃料、空气、水以及为漫游车和科学设施充电提供保障。
格伦研究中心的李·梅森表示,“这是我们自上世纪60年代开展‘核动力辅助系统’项目以来,首次研制出能用于太空的核裂变反应器。如果测试成功,这将为人类的太空开启全新篇章。”
与过去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不同,SNAP系统依赖于放射性元素的自然衰变来产生热量,而新的核裂变反应器则通过更为高效和可控的核裂变过程来产生热量。如果所有部件的设计方案和性能测试均能通过,那么这种小型核裂变反应器将在火星上进行实地测试,为人类在火星上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持。这不仅是对太空科技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对人类未知领域的一次重大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