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因一个梦 竟动用整个帝国来陪葬秦始皇陵
秦始皇曾在一日操劳后,梦中与女娲娘娘相遇。女娲娘娘表彰他统一天下的功绩,并表示可助其实现一个愿望。秦始皇,这位开国始皇帝,满怀雄心壮志地期望大秦帝国能够千秋万世地延续下去,子孙后代永远是天下的统治者。
女娲娘娘却以深邃的目光和睿智的言辞,对秦始皇的期望提出了质疑。她指出,上天只会赏善罚恶,让有德行的人拥有天下。天下的命运自有其规律,不能强求于一家一族的永久统治。女娲娘娘的话语让秦始皇陷入了沉思。
虽然心中失落,但秦始皇仍向女娲娘娘提出了另一个愿望:他希望拥有全天下最大的陵墓,这个陵墓里要有江河湖泊、能征善战的军队,他要成为另一个世界的主宰。他的陵墓要有山峰那么高,任何人经过其前都会如同匍匐在他脚下。
女娲娘娘虽觉得这个愿望有些不妥,但因已答应了一个愿望,便点头应允。
梦醒后的秦始皇心中无限伤感与失望,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他迅速制定了修建秦始皇陵的计划。这个巨大的陵墓工程却成了大秦帝国灭亡的一大原因。不知不觉中,整个帝国都被卷入了为秦始皇陵陪葬的漩涡之中。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王,他的统一大业、万里长城的建造以及击退匈奴的功绩都令后世敬仰。最令后世皇帝无法企及的是他修建的陵墓。这座与万里长城齐名的秦始皇陵堪称世界历史上的奇迹。从秦始皇继位之初开始修建,历经38年,总面积达56平方千米。其中包含内城、外城、寝殿、珍兽坑、马厩坑、俑坑等,里面的设施和用具几乎与现实社会无异。
秦始皇陵的修建与当时秦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息息相关。在当时,秦国人深信人的灵魂不灭,死亡只是从阳间踏入阴间生活。在这种观念下,他们认为死者应当享受与活人相同的待遇,如建造阴宅、进行祭祀活动等。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更是如此。秦始皇修建这座无与伦比的陵墓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必然。
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陵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称其地宫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秦始皇陵不仅是秦朝的翻版,更是人间繁华世界的缩影。
修筑如此巨大的陵墓,所需的人力、物力是后世任何一代帝王陵墓都无法比拟的。据史料记载,为了修建秦始皇陵,数十万劳工从渭河北面的山上运石料,甚至使渭河断流。整个秦朝的人口大约2000万,被征发造宫室坟墓的就有15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5%。可见,秦始皇为了修建自己的陵墓所耗费的人力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