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西发现鸟类新种弄岗穗鹛 十分逗人喜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报道,南宁讯。记者罗劲松为您带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广西龙州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动物学家、广西大学教授周放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鸟类。这一发现已经得到了世界鸟类研究权威专家的确认。
周放教授的声音充满了兴奋,当他在电话里分享这一重大发现时,记者立刻赶往西大,来到周放的研究室。在那里,记者亲眼见到了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鸟类新种标本。它的羽毛呈深褐色,脸颊上有一弯如新月般的白色花纹,喉部点缀着黑白相间的斑点,令人不禁好奇与喜爱。为了彰显这一来自中国的瑰宝,周放教授将其命名为“弄岗穗鹛”。
回顾这一鸟类新种的发现过程,要追溯到2004年的夏天。当时,周放教授正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例行考察。在一片林中,他偶然发现了一种深褐色的鸟儿,它的外貌让他感到十分陌生。周放教授长期致力于鸟类研究,对广西已发现的550多种以及中国已发现的1330多种鸟类了如指掌。他心中升起一个疑问:眼前这只陌生的鸟儿,是否是一个此前未曾被人类记录的新种?
于是,周放教授开始了专题研究。他发现这种鸟儿栖息在弄岗自然保护区一带的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性格羞怯,平时多在地面活动,以落叶下的各种小动物为食。一旦受到惊吓,便会迅速飞入林中躲避。目前,这个鸟类的种群数量仅约100多对,生存状态岌岌可危。
周放教授随后对世界上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鸟类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确认这是一个未曾被人类发现并记载的鸟类新种。他和他的学生蒋爱伍一起撰写了关于这一发现的论文,并于2006年投寄给世界上最权威的鸟类学术刊物《The Auk》。
发现鸟类新种在学术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The Auk》杂志在收到论文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多次邀请专家进行审核。终于,在最近一期的杂志(125卷第2期)上,确认了广西发现的“弄岗穗鹛”是一个新种。
周放教授对于这次鸟类新种的发现充满感慨。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发现鸟类新种是一项极为困难的任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现的新鸟类种类不足一种。而在中国已发现的1330多种鸟类中,绝大多数都是由外国学者命名的。由我国动物学家发现、描述并命名的鸟类仅有两种,“弄岗穗鹛”便是其中之一。这一新种的发现地——广西,再次证明了广西西南部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加强这一地区的保护和深入调查研究工作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