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中国能应对变异株奥密克戎
上海疫情逐渐步入收尾阶段,全市的目光聚焦于新冠病毒的新变异株——奥密克戎。张文宏医生,这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主任,为我们分享了他的见解。
奥密克戎,这一新变种,无疑是新冠病毒进化的产物。它的出现是近期的突发性事件,携带的突变点数量远超过已发现的所有变种。多数观点认为,它可能在免疫功能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体内,经过长时间的携带和进化而形成。
这个新变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世卫组织已将其列为密切关注变异株(VOC)。南非的疫苗接种完成率低,使得全球抗疫面临新的挑战。但全球抗疫是否功亏一篑?现在仍难以断言。我们需要观察未来两周更多的数据和实验室结果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英国和以色列等国的疫苗全程接种率较高,针对南非的输入措施突然收紧,反映出全球对抗疫的重视。如果明确这个病毒株可以突破原有的免疫屏障,全球可能将进入流感疫苗的接种模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每年根据病毒变异情况,迅速构建新的疫苗。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日子可能会变得更难。
以色列为防止疫情入侵,已经宣布关闭边境,成为全球首个因奥密克戎毒株而封锁国境的国家。以总理贝内特表示,这项禁令可能将持续至少两周。这个变异毒株引发了全球的紧张情绪。
关于这个新变种是否会对初步建立的免疫屏障构成威胁,需要两周左右的观察时间。全球的流行病学数据和病毒中和试验数据将在两周到数周内出结果。复旦的团队和中国多个科研团队都在同步进行这些工作。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教授的观点被广泛认同:“新冠病毒的变异受到一定限制。”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尽管存在大量变种,但绝大多数并未存活下来。即使是存活下来的部分变种,也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优势株。
中国目前采取的快速响应和动态清零策略能够应对各种类型的变异株。新冠病毒再变,其本质不变。中国目前处于动态清零策略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期内,正在加速构建应对常态化抗疫的科学支撑体系。基于科学与团结,我们可以应对德尔塔,也能应对奥密克戎的挑战。在中国不必过于恐慌,我们有能力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