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兼具的枭雄曹操为何没能统一三国?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至北方,孙权稳守东南之地。刘备与孙权分割荆州,继而夺取益州,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虽暂时无法南下,却将目光投向汉中,意图以此为跳板,攻取益州,消除刘备的威胁,占据长江上游,从而获取顺流而下的战略优势,等待时机一举统一南方。这种雄心壮志,与诸葛亮当年为刘备谋划的跨有荆益、一统天下的策略不谋而合。事实上,鲁肃也曾向孙权提出过类似的南统北方案。
曹操的汉中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当他亲率大军征伐汉中张鲁时,曾遭遇困境。他在阳平关下观察地形,面对陡峭的山谷和峭壁悬崖,心生胆寒。加上士兵折损过多和粮草短缺,他不得不选择撤退。撤退的军队在夜间迷路,意外闯入敌军大营,导致曹操阴差阳错地占领了阳平关。尽管顺利逼降张鲁占领了汉中,但这也不过是短暂的胜利。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失去汉中无异于失去了蜀地。司马懿和刘晔都建议曹操趁热打铁,一举拿下益州。曹操却心生退意。七天后,益州投降的士兵报告说益州百姓得知汉中被曹军占据后惶恐不安。守将虽然用诛杀来镇压,但仍无法平息民心。面对这种情况,曹操询问刘晔是否还能继续进攻。刘晔回答战机已失,建议撤退。曹操认同了刘晔的看法,选择了撤军。
有人认为曹操未能统一三国的原因在于他的判断失误或策略错误。更可能的解释是曹操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激情和斗志。四年后,关羽执行跨有荆益的隆中对策,从荆州向北方发起进攻。曹操面对关羽的进攻心生恐惧甚至想迁都躲避。这显示出曹操已经对战争产生了厌倦甚至畏惧的心理。曹操已经年过五十转战沙场近三十年心志消磨殆尽面对残局他无力收拾面对一统大业他只能言孤已尽力这也许是智谋兼具的曹操为何没能统一三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历史上的刘邦仅用七年便统一天下而刘秀复兴汉室也仅用了十五年相比之下曹操所面对的局势更为复杂天时地利人和已不复当年群雄逐鹿赤壁之战三十年的时间仍未能一统华夏大地分裂的局面已经形成而且一直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或许这是一个时代的无奈也是一个历史的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