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的黄金时代里,有多少熟悉却叫不上名字的
在港片的黄金时代里,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演员,他们的名字可能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们的面孔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里。廖启智,这位香港演员,因罹患胃癌而离世,令人扼腕叹息。
回想廖启智在电影《无间道2》中饰演的三叔,那个在屠杀尖沙咀五人帮时默默走开,吹响友谊地久天长的断肠旋律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演技生动鲜活,让人感受到角色的情感深度。
对于许多70后、80后来说,港片是他们青葱岁月的重要一笔。在这个时代,像廖启智这样的演员还有很多,他们让我们无比熟悉,却没记住名字。
界在黄金时代里孕育出无数影视人才,其中既有闪耀银幕的主角,也有一些面孔在我们心头挥之不去。他们是周星驰电影里跑龙套的,是主角的朋友、家人、对手。有的从龙套跑出了知名度,如吴孟达,最终封王封后;有的镜头有限,却凭借一个角色让观众多年都念念不忘。
当地人称他们为茄哩啡,指的是无足轻重的人。而在银幕中混迹多年的他们,则用最敬业的方式刻画着港人精神。老一批香港演员大多将表演视为一份普通工作,他们为人谦和平顺,没什么架子;讲求专业与敬业。
当时,为港片培养出大批演员的主要是成立于1950年代的爱国影视公司长凤新以及邵逸夫成立的邵氏兄弟公司。各家公司都开有自己的艺员训练班和固定的龙套,这些龙套需要时呼之即来,结束后一盒盒饭就能打发。而有台词、有戏份的配角则多半出自各家的艺员训练班。
演员午马就毕业于当年的邵氏艺员训练班,虽然演技精湛却一生几乎没做过主角。他感叹当时跑龙套很正常,能混口饭吃都不错了。同样历尽配角的谷峰,一生虽没做过主角,但无论正派还是反派,他都刻画得细致入微。
在港片的黄金时代里,这些熟悉却叫不上名字的配角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经典角色和感人瞬间。他们的演艺生涯虽然曲折坎坷,但在业内和观众心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港片灵魂,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怀念。更多关于港片的精彩内容,请关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