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国藩说“清军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

恐怖故事 2025-03-15 20:42www.198689.com恐怖故事

曾国藩曾断言,清军缺乏灵魂。这一观察背后,揭示了晚清时期军队的独特现象。在晚清军营中,士兵们普遍拥有多元化的职业身份,他们不仅是军人,更是商人、农民、工匠。对于许多绿营兵而言,军队中的生活只是他们众多职业身份之一,他们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其他职业中,只有在轮到他们执勤时,才会出现在军营里。

在定海镇,绿营兵中的一半人实际上是理发匠、修脚工、仆人等职业出身。他们为了获得军籍,花费微薄的收入购买装备,然后加入军队。他们的主要装备和军装都需要自己承担费用。这种不寻常的现象源于清代的“薄俸制”,使得士兵的军饷微薄,无法满足生活所需。随着物价的上涨,这点军饷更是杯水车薪。清却以“遵守祖制,永不加赋”为由,拒绝调整军饷标准。

绿营军官的待遇同样不佳。最高武官的年收入尚不足千两,而他们为了官职往往需要花费巨额资金。面对这样的待遇差距,他们往往会对下属士兵进行剥削。经过层层盘剥,士兵实际得到的军饷少得可怜。为了生计,士兵们纷纷选择其他职业以谋生路。这就导致了军营中的经商潮,士兵们混迹市肆,做小买卖、干手艺活,挣钱糊口。有些地方军官甚至主动鼓励士兵外出经商,自己则侵吞兵饷。

这种情形导致士兵们对军事训练缺乏热情。他们主要的精神和精力都放在谋生上,对日常操演能躲就躲。军中兵马草料常常不足,武器装备损坏后也无人修复。士兵们不愿认真操练,怕累着战马,怕承担赔款责任。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当太平军初起时,清军在面对这支“乌合之众”时表现得毫无战斗力。出征之际,士兵们如同待宰的猪羊般不愿前行。即使面对太平军的冲击,他们也常常不战而溃。即使朝廷不断换帅并寻求火器专家助战也无济于事。绿营兵缺乏训练,毫无军事常识,面对敌人时无法有效应对。

清军之所以被称为没有灵魂的军队,是因为其制度问题导致士兵待遇微薄、缺乏军事训练、装备不足以及士气低落。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清军的战斗力,使得他们在面对太平军等敌人时显得不堪一击。

上一篇:东北奇闻异事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