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惊人类脑电波可控制老鼠基因
一种革命性的光学器件,能够通过捕捉人类脑电波产生的微妙闪光,进而激活老鼠脑部特定基因。这项颇具前景的研究,或许将为慢性头痛和癫痫患者带来福音。当这些患者的脑电波因疾病而异常时,通过输入脑电波,有可能实现治疗目的。这一重大发现的阐述者,是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研究院的马丁•富森格(Martin Fussenegger)。
“这是史上第一次利用脑电波——生物体的意念——来诱导基因的表达。”富森格在LiveScience上的这一表述,揭示了研究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在近年来已经开发出依赖生物体的微小机器。例如,科学家们已经设计出微生物药物工厂,利用酵母菌和一些细菌生产药物。有的研究者甚至用完全人造的DNA创造出生命形式。还有人以DNA为编程语言开发出微型计算机硬盘。这些成就展示了合成生物学的巨大潜力。
富森格及其同事的研究,则将这一领域的潜力推向了新的高度。他们成功制造出一种可以由人类控制的脑电波激活的植入体。志愿者们通过玩"Minecraft"游戏或使用生物反馈技术产生特定的脑电波,这些脑电波被脑电图(EEG)捕捉并无线输入到老鼠的大脑植入体中。
“这些脑电波模式被记录、处理,随后我们设定一个特定的阈值。”富森格介绍道,“当超过这一阈值水平时,就会启动一段近红外LED光。”
这段近红外光进一步激活了一个微型细胞构件——一种在小鼠大脑植入体内部的光活化细菌蛋白。这个蛋白引发化学反应,激活负责编码一种特定人类蛋白的基因片段。虽然目前实验中使用的人类蛋白质并未涉及治疗目的,但富森格表示,同样的技术最终可能被用来向人脑精确提供所需的药物剂量。
想象一下,这是一种多么前沿的技术!它将脑电波的神秘与人类基因的表达连接起来,甚至可能开启一扇通往全新医疗手段的大门。对于饱受慢性头痛和癫痫困扰的患者来说,这项研究无疑为他们带来了一线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通过意念控制疾病,走向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