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与赵简子的肺腑之言竟然会如此相似

恐怖故事 2023-12-10 19:15www.198689.com恐怖故事

  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喜色。进曰“亦尝有以之语闻于左右者乎?”武侯曰“楚庄王之语何如?”吴起对曰“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问曰‘王朝而有忧色,何也?’庄王曰‘不穀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是以忧也。其在中蘬之言也,曰“诸侯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今以不穀之不肖,而群臣莫吾逮,吾国几于亡乎!是以忧也。’楚庄王以忧,而君以喜!”武侯逡巡,再拜曰“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

网络配图

  这段文字用今文翻译意思大致如下魏武侯谋划政事得当,大臣们没有谁能比得上他,退朝后他带着喜悦的脸色。吴起上前说“曾经有人把楚庄王的话报告给您了吗?”武侯说“楚庄王的话怎么说的?”吴起回答说“楚庄王谋划政事得当,大臣们没有谁能比得上他,退朝后他带着忧虑的神色。申公巫臣上前询问说‘大王被群臣朝见后面带忧虑的神色,为什么呀?’庄王说‘我谋划攻事得当,大臣们没有谁能及得上我,我忧虑啊。那忧虑的原因就在仲虺的话中,他说过“诸侯获得师傅的称王天下,获得朋友的称霸诸侯,获得解决疑惑者的保存国家,自行谋划而没有谁及得上自己的灭亡。”现在凭我这样的无能,而大臣们却没有谁及得上我,我的国家接近于灭亡啦!我忧虑啊。’楚庄王而忧虑,而您却而高兴!”武侯后退了几步,拱手拜了两次说“是上天派先生来挽救我的过错啊。”

  这段描述与赵简子的哭何其相像。《新序》中记载昔者周舍事赵简子,立赵简子之门三日三夜。简子使人出,问之曰“夫子将何以令我?”周舍曰“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简子悦之,与处。居无几何而周舍死,简子厚葬之。三年之后,与诸大夫饮,酒酣,简子泣。诸大夫起而出曰“臣有死罪,而不自知也。”简之曰“大夫反,无罪。昔者吾友周舍有言曰‘百羊之皮,不如’。众人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昔纣昏昏而亡,武王谔谔而昌。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尝闻吾过也。故人君不闻其非,及闻而不改者亡,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泣也。”

网络配图

  楚庄王、赵简子,都同样是很不高兴,一个很忧愁,另一个直接哭了,这时需要有人出来配合,发问一下“大王,日子过得好好的,您干吗不高兴呢?”好让大王借着臣子的发问道出一番心里话,以完成一次可流传千古的行为艺术。大王都将此问题上升到亡国的高度以警世人。一个说“吾国几于亡乎!是以忧也。”另一个则说“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泣也。”大王不是想要换臣子,而是要告诉臣子端正工作态度。你们别以为我傻,整天就知道,我需要你们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

  这些会不会是古人杜撰出来的故事呢?或是臣子为了劝谏君主,或是写稿子的为了讽喻。

  在《》里,舜是尧在做了天子多年后物色接班人才时出现的年轻人,而在荀子里,尧竟然还要像学生一样请教舜我想取得天下,该怎么办?原文如下尧问于舜尧问于舜曰“我欲致天下,为之奈何?”对曰“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执一如天地,行微如日月,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天下其在一隅邪?夫有何足致也?”那样久远的年代,还能流传下来这样的对话,岂不是很难。哪个更可信呢?哪个也不足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