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在宴席上大闹,唐太宗做了什么?
尉迟敬德,本名,字敬德,位列开国功臣第七名。以下是关于他的故事,由风趣网小编为您娓娓道来。
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九月,正值大唐盛世初显,海内晏安,四夷宾服。唐太宗在其出生地庆善宫设宴款待百官,席间君臣共乐,欣赏《秦王破阵舞》、《九功之舞》。一场冲突却在不经意间爆发。
冲突的源头在于立下赫赫战功的尉迟敬德。他因居功自傲,脾气暴躁,在宴会上见到有人座位高于自己,几杯酒下肚后,便愤怒地质问对方:“你有什么功劳敢居我上?”气氛一度紧张。邻座的任城王李道宗见状,连忙上前劝解。不料尉迟敬德竟挥拳相向,将李道宗打得血流如注,几乎失去了一只眼睛。
此时的尉迟敬德狂态尽显,如同虎狼。面对同宗王的劝解,他毫不领情。唐太宗目睹这一切后虽龙颜大怒,却没有当场训斥尉迟敬德。他选择了拂袖而去,暂时罢宴。这一举动既显示了唐太宗的威严,也透露出他对尉迟敬德的关爱与期望。
熄灭一个人的张狂,有时冷处理比硬打压更具威慑效果。见唐太宗拂袖而去,尉迟敬德心头一震,瞬间清醒。随后,唐太宗现身并对他敞亮地说:“朕见诛杀功臣内心很是痛恨这种做法……”他希望尉迟敬德修身约束自己。唐太宗的话语既警示又引导尉迟敬德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随后发生的两件事更加彰显了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唐太宗有意将公主嫁给尉迟敬德这一举动看似恩宠实则考察其是否有所转变;尉迟敬德坦诚回应后得到唐太宗的认可。另一次当唐太宗问及尉迟敬德是否有谋反之心时尉迟敬德坦然承认并展示身上的伤疤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功勋最终赢得了唐太宗的信任和尊重。这些互动不仅体现了尉迟敬德的悟性也反映了唐太宗的德性。《资治通鉴·唐纪十六》记载尉迟敬德去世享年七十四岁朝廷恩礼甚厚享年晚年之福。他晚年不问世事专注于养生延年之术与宾客隔绝十六年终于善终。这样的结局无疑是对他多年修身约束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