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死的话,朱棣敢不敢兴兵造反呢?
这种设想颇具趣味,尽管引人入胜,但实际上却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朱棣的实力,在那个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也远远比不上某些传奇英雄。
在《大明风华》这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朱棣有一句台词:“吃了两年猪屎。”这句话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接受。在历史的长河中,面对建文帝的猜疑,朱棣确实曾有一段时间不得不装疯卖傻以求自保。
想象一下,就连对刚刚登基的年轻皇帝都需要通过装疯来保全性命,朱棣的“靖难之役”也是历经四年才得以成功,而且并未能抓获朱允炆。为了获取宁王朱权的兵力,朱棣甚至将朱权一家绑架至北京,并以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为承诺。而朱权对朱允炆的不满也使他选择了妥协,献出了朵颜三卫。这些事迹并非虚构,而是在历史记载中真实存在的。
从上述种种事迹来看,朱棣当时的实力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对抗朱允炆尚且如此费尽心思,想要逼迫执掌大权多年的朱元璋退位几乎是天方夜谭。
再回想李世民的时代,大唐江山大半都是靠他打下来的,兵权在手,尽管他在政治上不如太子,但在军事上却有着绝对的优势。这并不是因为李建成的军事能力不济,主要是因为李渊对儿子的宠爱,让李建成更多时候驻守后方,未能展现其军事才能。
但历史已经铸就,李世民凭借在军中的威望,成功逼迫李渊退位。如果朱棣敢于采取类似的行动,他的兄弟们决不会坐视不理。以朱权为例,他可能会与朱棣共同反抗侄子,但绝对不会反叛自己的父亲,只会率领大军平定叛乱。
更重要的是,即使朱棣侥幸成功,也很难赢得天下的民心。毕竟,反抗自己的侄子和反抗善待自己的父亲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前者可能会让人理解甚至同情,后者却只会让人唾弃。朱棣面临的将是来自各方的反击,天下极有可能陷入混乱。尽管朱棣有野心,但他不会做出这种不忠不义的事情。他的野心是建立在朱允炆失道寡助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