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军队为何如此不堪一击,轻易就被金军攻
北宋的覆灭之谜:军队数量与战斗力的真相
你是否了解北宋为何会被金朝所灭?如果你不知道,那就跟随风趣网小编的步伐,揭晓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
1125年10月,金太宗发起战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南下攻打北宋。尽管北宋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看似拥有庞大的军队,然而仅仅抵抗了一年多,都城开封便被金军攻破,皇帝沦为阶下囚,酿成了历史上的耻辱。那么,北宋的军队数量如此庞大,为何会如此迅速地亡国呢?
据史料记载,北宋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四种。其中,禁军是主要的军事力量,被视为中央军、正规军。尽管北宋拥有庞大的军队数量,但其战斗力却严重缺失。
以禁军为例,赵匡胤依靠禁军夺取皇位,其数量在北宋历史上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尽管有庞大的军籍记载,实际上的军队人数却远远不足。例如,在宋徽宗时期,定州的兵额原有十万,但实际人数却只有六七千人。
北宋末年的李纲曾指出,内外禁旅的士兵人数存在大量缺额现象。由于武备不修、待遇低下等原因,许多士兵逃亡,将领也利用缺额来吃空饷。到了宋徽宗时期,缺额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连京城的军队也十不存一。
也就是说,尽管北宋纸面上有百万大军,但实际上只有约60万人。由于驻兵政策,约有30万军队留在京城。宋金战争爆发后,北宋先后组织三次救援太原的军事行动,投入精锐兵力达40多万,结果损失达20多万。这意味着开封的军队只剩下老弱病残。
当金军围困东京时,宋钦宗甚至不得不让六十岁以上的士兵重新服役来填补缺额。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有战斗力呢?面对凶悍的金军,北宋的灭亡已是注定的命运。
北宋的覆灭并非仅仅因为军队数量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战斗力的缺失。面对强大的敌人,一个缺乏战斗力的军队是无法抵挡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不仅仅取决于军队的数量,更取决于军队的质量和国家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