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为什么只当了二十多天皇帝就被废了?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大汉王朝独树一帜,其家族中除了英勇的战士和忠诚的将领外,也曾出现过一位权臣,他权势滔天,甚至萌生谋逆之心。此人曾一度登顶权力巅峰,却在一月之内骤然陨落,他就是那位立而又废的刘贺。
前不久,在江西南昌的一片土地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刘贺的名字之所以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并非仅因他身为一位侯爵,更因为他曾荣耀地担任西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刘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按封建时期的等级制度,他的身份尊贵无比。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玩笑。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无子嗣,辅政大臣霍光措手不及。在权衡利弊后,霍光从皇族子弟中选择了年仅二十岁的刘贺为皇位继承人。就这样,这位未来的海昏侯意外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众人的预料。刘贺带着自己的王府班底前往京城继承大统,一边享受着皇帝的奢华生活,一边谋划如何独立行使皇权。他虽荒唐事不断,但最令霍光无法容忍的是他竟试图调整宫禁人马,控制长乐宫的主人上官太后。上官太后是霍光的外孙女,刘贺的举动无疑触碰到了霍光的政治底线。结果,刘贺仅在皇位上坐了27天便被废黜,史称汉废帝。对外宣称的1127件荒唐事,成为他被废黜的理由。
被逐出皇宫的刘贺被霍光亲自送回他的封地昌邑,继续做他的昌邑王,享有食邑两千户。在接下来的六年中,尽管霍光已死,但新皇帝尚未有能力处理刘贺的问题。又过了五年,汉宣帝将刘贺贬至江西省永修县,封他为海昏侯。
自从刘贺被废黜后,他一直处于被监管的状态,政治上无法再有作为。在物质方面,他依然十分富足。考古发现的陪葬品之丰富、质量之精美,足以证明他在侯爵时期的生活仍然十分奢华。这位曾经的皇帝,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传奇经历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