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名人简笔-东汉严光和客星山的故事
严子陵,名震古会稽余姚之地,今日则居慈溪市横河。其才学与名望,早已与学生时代结下的深厚友谊闻名于世。这位传奇人物,便是昔日同窗刘秀的挚友。
流经横河的东横河上,一道如长虹卧波的单孔石拱桥映入眼帘,那便是安山桥。桥东不远处,崛起一座陈山,犹如巨斧劈开天地之杰作。而这座桥与山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客星”的古老传说。
西汉末年,陈山之下诞生了一位名叫严子陵的奇伟人物。他赴外地求学,与南阳的刘秀结为知己。天下纷乱之际,严子陵选择隐居,而刘秀凭借雄才大略,开创东汉基业,成为光武帝。
天下初定,光武帝需才治国。他忆起昔日挚友严子陵,便派使者诚邀其出山相助。严子陵应诏进京,与光武帝重聚洛阳。二人如当年求学之时,探讨安邦治国之道。
一晚,严子陵与光武帝同榻而眠。沉睡之中,严子陵的脚无意中搁在光武帝肚皮上。不忍惊醒老友,光武帝便让他安睡至天明。
次日清晨,钦天监官员慌张奏报,昨夜观星象,见有客星冲犯帝座。光武帝笑道,那只是好友严子陵的大脚而已。这一传说虽显荒诞,但严子陵因此被赞为“客星”,名声大噪。
光武帝对严子陵的才学极为赏识,任命其为谏议大夫。严子陵厌倦官场应酬,更喜欢自由自在的平民生活,坚决推辞职务,逃回故乡隐居。
某日隆冬,严子陵冒雪访友,归途中见追兵将至。他急中生智,倒穿麻鞋,于雪地上留下一串独特的脚印,引追兵上山。然而追至陈山边,人影忽失,只有清晰的脚印从山上下行,使人纳闷不已。
为了躲避朝廷纠缠,严子陵携家人迁徙至桐庐县富春山。在此耕田种地,过着清贫自食其力的生活。闲暇之时,设帐讲学。他的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出任严州太守时,特建祠堂以表敬仰。其《严先生祠堂记》结尾四句雄浑深沉: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