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安得双全法

民俗风情 2025-04-23 14:34www.198689.com民俗风情

“世间安得双全法”源自仓央嘉措的诗歌《问佛》,原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深刻揭示了六世仓央嘉措的身份与情感间的尖锐矛盾。身为藏传佛教的活佛,他在宗教责任与人间情感之间挣扎,其心境的写照被这句诗所传达。

一、诗句背后的故事与内涵

仓央嘉措14岁便被确立为活佛,那时的他被迫离开了挚爱的恋人,肩负起西藏政教合一的重任。身处布达拉宫的黄金宝座上,他却心系红尘,以化名游走于拉萨街头,与平民女子达娃卓玛谱出一段秘密情缘。在这段充满痛苦与挣扎的恋情中,“世间安得双全法”这句诗应运而生,它像一声悲鸣,诉说着他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冲突。

二、诗句的艺术与哲学价值

“世间安得双全法”这句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与哲学价值。语言凝练,短短的14个字就道出了人类面临的永恒困境——理想与现实、责任与情感的矛盾冲突。诗句中的意象张力十足,“双全法”的否定式反问凸显了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而“不负”的双重否定句式则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冲击。

三、深远的影响

这句诗在文学、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改编为歌曲《世间安得双全法》,并成为传记类书籍的标题。在古典文学中,它与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刘过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等诗句并列为“遗憾美学”的代表。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引用这句诗来讨论职场、家庭等场景中的平衡难题,如事业与家庭、个人理想与社会期待等,使其具有了新的现实意义。

仓央嘉措的困境,实际上是人性与神性的冲突,是永恒的人对“圆满”的追寻与注定落空的悲剧性之间的冲突。这句诗穿越了300年的时间,仍然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可见其对人类内心矛盾的深刻揭示与精准表达。这种对人生哲理的,不仅让我们理解了一个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对自身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