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冷冻人解冻复活后会发生什么事?(大约3000冷冻
在远离尘嚣的角落,全球三家机构中静默存在着大约三千名特殊人士。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脏停止跳动后并未走向终结,而是踏入了一种被称作“冷冻保存”的深度冷冻状态。他们的脑组织在细胞死亡的边缘,经过特殊的“玻璃化”处理,被暂时定格在了时间的轨迹上。这一切的流程都是合法且严肃的,倘若他们能言语,或许不会承认自己是一具“死尸”。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只是停留在了某种无意识的永恒之中。
近年来,人体冷冻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焦点。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冷冻的过程和若干年后复活的可能性,然而对于复活后的人生,却鲜有人深思。BBC未来频道的科学栏目记者蕾切尔·努维尔以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冷冻人复活后的可能图景。她指出,冷冻人复活后将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复活,更是生存、心理等多方面的挑战。
如今,是否有可能唤醒这些人,我们尚不得而知。越来越多的在世者却愿意相信这种不确定性是一种希望,是一种选择。大约1250位尚在人世的人士已经预见了自己的未来可能会被“人体冷冻”。在美国的俄勒冈州、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地,更多的人体冷冻机构即将应运而生。
其中,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人体冷冻机构堪称业界翘楚,其主席丹尼斯·科瓦尔斯基用一句谚语揭示了冷冻技术的本质:“被冷冻,将是可能发生在你身上第二糟糕的事。”尽管无人能保证成功唤醒,但相较于被埋葬或火化后的永远消失,冷冻至少给予了一种延续的可能。
因实践经验的匮乏以及成功案例的缺失,人体冷冻似乎仍像是科幻影视中的桥段。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冷冻领域的生物学家们正不断探索复活的可能性。最近的一个突破是,一个研究团队成功溶化了一个被冷冻的兔子大脑。尽管这只兔子未能复活,但其大脑的突触完好无损,这一发现为人类冷冻复活的可能性打开了一扇窗。
奥布雷·格雷,美国森斯研究基金会的首席科学家,以一种更为平和的视角看待这一技术:“这其实并非如你想像的那样可怕、怪异。它只是一种医疗方式,是能够帮助患有严重疾病的人的另一种医疗保障。”他的话语给予了人体冷冻技术更多的现实意味。
假如人体冷冻技术最终成真,那些被复活的人将面临怎样的情境?他们是否要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重新适应生活?这些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众多因素:他们“离开”的时间长短、回归的社会背景以及他们的回归形式等。一些专家已经开始深思这些问题,而非仅仅聚焦于如何复活。
时间或许将决定复活者的命运。有乐观者预言,未来的三四十年内医学的进步将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增强生物系统功能、预防疾病甚至实现逆向老化。那时,那些如今被冷冻的人或许能在未来以一个健康的状态醒来,迎接他们的孙子辈的成年礼。
科瓦尔斯基与他的家人已经签署了人体冷冻协议。事实上,人体冷冻机构的成员鼓励家人共同参与这一选择——配偶半价、未成年子女免费。他说:“我们确实鼓励一家人能够呆在一起。”这种情感纽带或许正是未来复活者最需要的支撑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