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12315投诉后悔了
在繁忙的12315投诉中心,小县城的总局前台犹如一个信息汇集的枢纽,六个接线员时刻接听、记录、汇报、回访消费者的投诉。每隔半月,这些投诉信息会被汇总,呈现在局长调度会上,由一把手局长亲自审查工作进展。一旦工作量显得不足或出现疏漏,领导会毫不留情地批评相关负责人员。每个会议我都亲历其中,负责记录这些重要时刻,将工作成果整理存档。
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职责范围广泛,局里及分局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忙碌地维护市场秩序。对于局长来说,消费者的投诉是工作中的大事,他时刻担心出现处理不当的情况,因为这可能影响到他的职位稳定。他坚信“执法为民大于天”。
如果消费者在12315未得到满意的解决,可以直接到市场监督管理局找局长投诉,这可能会让12315的主管领导面临换人的风险。局长高度重视消费者的每一条投诉,他常说:“百姓无小事。”
12315投诉中心始终保持值班状态,尤其在节假日和售卖旺季,值班领导更会亲自到市场检查、走访。我有幸跟随领导到超市、制药厂等地监督检查,并担任摄影和写新闻的工作。而局里的领导则会暗访分局的工作情况。
我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办公室工作中,对12315投诉中心的案件处理有着深入的了解。有时,投诉中心的领导会给我提供一些案件资料,我则用这些资料来撰写新闻报道或工作报告。
处理投诉通常是由分局负责,分局局长负责与商家协商赔偿和处罚。如果商家背景强大且分局局长觉得难以处理,会请求投诉中心或总局的副局长出面裁决。他们会严格按照法规严肃处理,毫不容情。
曾有一位乡下顾客在市里购买的手表出现问题,遭到商家的冷漠对待。顾客向12315投诉后,分局局长迅速介入,带领执法人员前去处理。在严格的法律面前,商家最终选择服软,接受了相应的处罚并退还手表。
通常情况下,不良商家自知理亏,不敢与执法人员对抗。大多数情况下,卖家和商家都会在执法人员的协调下达成和解。对于非假冒伪劣的产品,通常采取协调处理的方式,既保护消费者也保护商家的利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对于那些故意违法、追求暴利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则会严厉打击。
每年的“315”,总局都会公开焚烧没收来的假冒伪劣商品,展示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决心。当消费者受到商家的侵害时,请记住拨打12315,这是一个有效的维权途径。
关于“投诉”与“举报”的区别在于处理方式不同。投诉是调解性质,工商部门会指导消费者与经营者平等协商;而举报则是查处性质,工商部门在收到举报材料后会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值得注意的是,投诉可以撤回,但举报一旦提交则不能撤回。
“12315”作为消费者投诉举报的专线电话和全国互联网平台,其启用的专用号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畅通的诉求渠道。这不仅方便了工商部门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更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这一平台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且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