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轮回案奇闻异事 轮回转生千真万确

民俗风情 2025-04-02 09:50www.198689.com民俗风情

这是一个在印度广为流传的关于轮回转生的故事。尽管众多的转生故事都带有相似的脉络,但这个故事却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即使是来打假的人也纷纷改变观念,认为轮回转世的确是存在的。

故事发生在1902年1月18日,印度马图茹阿的查特尔布吉家迎来了一位名叫拉吉·白的新生儿。拉吉从小就是一个的信徒,年幼时便游历各地进行朝拜。在一次朝拜过程中,她不幸受伤,随后在马图茹阿和阿格拉接受治疗。

当她长到10岁时,父母将她许配给了当地的小店主克达尔那司·查乌比。拉吉的生命并未因此走上平稳的道路。她的第一次怀孕因故未能成功,第二次怀孕时,丈夫出于担忧将她送往阿格拉的医院。1925年9月25日,经过艰难的剖腹产,拉吉终于产下一子。仅仅9天后,她因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于10月4日离世,留下了年仅23岁的遗憾。

在德里一个叫次若瓦拉·莫乌拉的小地方,轮回似乎再次开始了它的旅程。1926年12月11日,巴乌·让·巴阿杜·马图尔先生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命——萨娜提·迪芙意。与其他女孩不同的是,萨娜提直到4岁都未曾开口说话。当她终于开口时,却仿佛变了一个人,谈论起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

起初,父母以为这只是孩子的胡言乱语,没有太过在意。但随着萨娜提反复讲述自己在马图茹阿的生活细节,甚至包括丈夫的三个特征以及丈夫布匹店的具体位置,父母开始意识到事情可能并不简单。甚至当萨娜提详细描述自己从分娩到离世的过程时,连家族里的医生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随着萨娜提逐渐长大,她开始向父母提出回到前世家乡马图茹阿的请求。直到她8、9岁时,她才第一次认出她的丈夫,尽管父母多次询问,她也始终未曾提及丈夫的名字。在印度,妻子不能直呼丈夫的大名,但萨娜提却在认出丈夫后保持了沉默。

有一天,一个叫巴布·比萨那坎德的高中老师的远亲找到了萨娜提,表示只要她能说出丈夫的名字,就带她回到马图茹阿。这个故事就此达到了高潮,人们纷纷为这神秘的轮回转世现象感到震撼。对于那些曾经怀疑轮回真实性的人来说,这个故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促使她鼓足勇气,以耳语般轻柔的语调说出了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帕那迪特·克达尔那司·查乌比。比萨那坎德老师的一封详尽之信,将这段奇妙的缘分传递给了远方的帕那迪特。

信中的主角萨娜提·迪芙意,她的故事如同一条红线,穿越了时空的缝隙。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宿命感。她的坚定和勇气,在拉吉的丈夫克达尔那司收到信件后得到了回应。尽管初时心存疑虑,但在大部分内容得到肯定后,克达尔那司被深深吸引。

他提出了一位亲戚——帕那迪特·卡那吉马拉作为中间人,进行了一次会面。这次会面如同预言之梦一般,萨娜提与卡那吉马拉一见面便认出了对方。她详细讲述了自己在马图茹阿的家,甚至透露了拉吉埋藏钱财的秘闻。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亲自前往马图茹阿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只要能够带她去。

卡那吉马拉被这次会面深深震撼,他决定亲自去马图茹阿说服克达尔那司到德里拜访。1935年11月12日,克达尔那司带着现任妻子和拉吉的儿子那伏乃尔来到了德里。在卡那吉马拉的陪同下,他们终于见到了萨娜提·迪芙意。

为了测试萨娜提的真实性,卡那吉马拉故意将克达尔那司介绍为拉吉的兄长。萨娜提的回应却坚定而直接:“不,他不是我丈夫的哥哥,他是我丈夫本人。”她还详细描述了克达尔那司的特征,包括他白皙的皮肤和左颊耳畔的瘤子。

接着,萨娜提让母亲准备了一顿饭,特别提到了克达尔那司喜欢的土豆填薄煎饼和南瓜汁。在听到这些熟悉的菜品后,克达尔那司愣住了。他开始相信萨娜提可能真的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当看到前世的儿子那伏乃尔时,萨娜提的情感瞬间爆发。她抱着比自己大一岁多的儿子,眼泪夺眶而出。她让母亲拿出自己所有的玩具给那伏乃尔。激动之余,她等不及母亲就跑去拿来玩具。克达尔那司困惑地问她为何能一眼认出那伏乃尔是自己的儿子。萨娜提解释说儿子是她灵魂的一部分,心灵之间没有阻隔。

在德里期间,克达尔那司逐渐发现萨娜提·迪芙意的举止在很多方面都像拉吉。离开德里前的那天晚上,他请求单独与萨娜提交谈。交谈后,他完全相信了萨娜提就是他的妻子拉吉的转世。因为萨娜提提及了许多只有他和拉吉才知道的私密事情。

那天晚上只有克达尔那司、他的现任妻子和拉吉的儿子小那伏乃尔三人以及萨娜提在屋里。小那伏乃尔很快入睡后,萨娜提详细讲述了她与克达尔那司之间的过往细节,这令克达尔那司再无怀疑之心。这个故事最终成为了一个关于重逢、转世和宿命的深刻叙述。在克达尔那司即将启程前往马图茹阿的那一天,萨娜提·迪芙意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依恋和不舍。她曾向父母恳求,希望能一同前往,然而被婉拒了。她的故事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关于她能够回忆前世以及与前世亲人见面的故事,很快就被媒体捕捉并传播开来,引起了全国轰动。就连著名的运动家甘地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甘地在听闻传闻后亲自致电萨娜提·迪芙意,二人进行了亲切的交流。甘地甚至邀请她前往自己的修行处居住,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她的经历。他还亲自组建了一个由国会议员、国家领导和媒体成员组成的15人委员会,对萨娜提展开研究。这个委员会成功说服了萨娜提的父母,让他们同意一同前往马图茹阿。

在1935年11月24日那个令人激动的日子里,萨娜提·迪芙意与她的父母和弟弟以及委员会的15位成员一同踏上了前往马图茹阿的旅程。当火车抵达目的地时,萨娜提表现得异常兴奋。她使用的语言是典型的马图茹阿方言:“Mandir ke pat band ho jayenge。”她告诉众人,当到达马图茹阿时,她感到仿佛回到了久违的家园。

在火车站月台上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当时,萨娜提依偎在母亲怀里,一个穿着本地民装的老人迎面走来。尽管萨娜提从未见过这位老人,但她却表现出惊人的反应。她走过去,充满敬意地触摸老人的脚,然后站在一旁。当被问及原因时,她轻声告诉母亲,这位老人是她丈夫的长兄。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不已。

这位老人名叫巴乌·拉末·查乌比,确实是克达尔那司的哥哥。萨娜提的表现如此自然神奇,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委员会成员随后带萨娜提乘坐一辆轻便双轮马车,按照她的指示行驶。在路上,她准确地讲述了她那个时代的变迁,并认出了一些重要的路标,尽管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这里。

当接近她所说的家时,萨娜提从车上下来,立刻认出了一个长者,并拥抱他,声称这是她的公公。当她走进自己的屋子时,她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卧室。她还认出了许多旧物,当被问及一些特定的词汇时,她用只有查乌比家族才知道的土语作出正确的回答。

萨娜提要求去她和克达尔那司曾经共同居住的房子,她轻松地找到了那里。这时,委员会中的一个博学成员内依·拉末·萨尔马问起德里提到的那口井。萨娜提跑到后院的一处地方,却困惑地发现没有井。尽管如此,她坚信这里曾经有一口井。这时,克达尔那司走了过来,移开一块石板,露出了下面的井。

当被问及关于藏钱的地方时,萨娜提带领大家上了二楼,指着一个花瓶。虽然大家没有看到钱,但萨娜提坚定地表示钱就在那里。克达尔那司承认自己在拉吉死后拿走了钱。这段经历不仅验证了萨娜提的非凡能力,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感震撼和敬畏。在拉吉家的温馨氛围中,萨娜提·迪芙意终于得以与久别的亲人重逢。起初,她误将拉吉的姨妈认作母亲,但很快便纠正了错误,并与他们紧紧相拥,泪水涌出,诉说着对前世的思念。

随后,她被委员们带领前往德瓦卡迪什庙以及其他她曾提及的地点。令人惊奇的是,她提及的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

回到前世的家,萨娜提见到了当地的妇女和一些旧日的朋友。她回忆起那些曾借出善款的女性,她们的承认更是令人感叹。这一切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对萨娜提的遭遇深感同情。

当萨娜提与前世亲人相见时,她的情绪反应极为强烈。尤其是在见到父母时,她突然大哭,这一场景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委员们感到此次带萨娜提·迪芙意到马图茹阿是一次重大使命的完成,但不得不强迫她与前世的父母分离。目睹这一切的他们深有感触地说,能够忘记前世真是一种幸福。

委员会的报告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从30年代开始,数百名研究者、学者、教徒、政界显要、心理学专家和哲学家等前来探究这一神秘现象。就连以研究轮回而闻名的美国晏·史蒂文森教授也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证实了萨娜提的转世故事的真实性。

也有一些人前来质疑和批评此事。著名的批评人士司徒·罗耐斯传听闻此事后,从瑞典赶到印度进行“打假”调查。经过他的深入调查,他得出结论:萨娜提·迪芙意的转世案例“是完全解释得通的和完全经受了证实的”。

可以说,萨娜提·迪芙意的例子是一个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真实事件,为轮回转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她的故事不仅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也为那些相信轮回转生的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慰藉和启示。

上一篇:唐武宗千年诅咒吓退日本天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