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王郑芝龙娶日本媳妇,揍荷兰鬼子天下无
郑芝龙——海上的传奇人生
他,出身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小名一官,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历程。在人生的舞台上,郑芝龙演绎了一场横跨海洋的壮丽史诗。
他,是个性格逸荡、不拘小节的男子,不喜读书却力大无穷,尤其热爱海上的一切。在澳门,他接受了洗礼,被赋予了新的名字——Nicolas,也被世人称为Nicolas一官。
他的历程如同冒险之旅,游走在南洋、日本等地。在平户岛,他凭借对海事的熟悉和出色的外交能力,赢得了松浦氏的重视,并娶得平户藩士的女儿田川氏为妻。
他的才华与机智使他备受赏识,李旦将其视为义子,并派他担任荷兰人的通事。郑芝龙并非只满足于翻译的角色,他率领中式帆船,去截击与西班牙通商的海船,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
郑芝龙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李旦、颜思齐等海上巨人的离世,为他带来了机遇。他接收基业和士卒,被众人推为盟主,并在台湾西南海岸魍港建立了大本营。他召集了十八位海盗首领,结拜成兄弟,共同追求大业。从此,他改名为芝龙,不再称一官。
郑芝龙以台湾为基地,扩展贸易、劫掠货物,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他的事迹震惊了明朝廷,明无法剿灭他,便打算利用他的势力与荷兰人抗衡。1628年,郑芝龙正式降明,任五虎游击将军。
离开台湾后,他坐镇闽海,替明朝廷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他在晋江安平扎下大本营,使之成为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此时的郑芝龙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他不仅拥有由汉人、日本人、朝鲜人、马来人、黑人组成的混合部队三万余人,船只千余艘,还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前往台湾垦荒定居。他是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
郑芝龙的海上辉煌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西方海上大国荷兰的利益。他与荷兰的交锋成为历史的焦点。这场斗争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也揭示了东西方海洋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三、明荷海战:郑芝龙强势镇压荷兰人,称霸东方海洋世界
在17世纪上半叶,荷兰人如日中天,以其强大的海上力量,几乎垄断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他们的东印度公司犹如一头锯齿獠牙的鲨鱼,在海上肆意拦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船。在日本平户建立的商馆和在雅加达的大本营,更是他们控制海洋贸易的有力证明。
荷兰人的梦想并不止于此,他们渴望控制环海,独霸海上贸易。1622年,他们占领澎湖,试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张。台湾成为他们的独占区,直到郑成功复台为止。
郑芝龙集团的出现,对荷兰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只要荷兰船一在海上出现,立刻会被郑芝龙集团截获。1627年,驻台荷军与郑军爆发了一场战争,结果荷军惨败。
新任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为了迫使明朝开放海禁,打算用武力强占大陆沿海。在另一个海上武装头目刘香的帮助下,荷兰人的战船杀到了沿海。1633年,十三艘荷兰战船突然袭击明朝管辖的南澳。
崇祯皇帝对荷兰人的暴行愤怒不已,福建巡抚邹维琏接到圣旨后严阵以待。当郑芝龙率领船队在澎湖遭遇荷军时,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随即爆发。郑芝龙的船队焚毁荷船,生擒荷将,溺死荷兵数百。随后,郑芝龙带领明军150艘战船,在金门料罗湾迎战荷兰和刘香的联军。在火攻战术和大船火炮的掩护下,郑芝龙用搭钩钩上敌船点火,大败荷兰人。普特曼斯狼狈逃回台湾。
这是少有人知的大明和荷兰的一次战争,史称料罗湾海战,以大明的大获全胜告终。荷兰人从此老实许多。郑芝龙一举成为东方海洋世界的王者,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往来。他的船坚炮利,航行于沿海、台湾、澳门和东南亚各地之间,垄断了与海外诸国的贸易。
郑芝龙不仅有明的支持,还扫平了小股海盗,力压荷兰人,成为炙手可热的红顶商人。他的海外贸易大头是与日本的通商。他的船队运载大量丝绸、瓷器、纺织品等货物到日本,受到日本人的欢迎。除此之外,他还与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贸易往来。据统计,郑芝龙的船队数量比荷兰船多出七至十一倍。值得一提的是,郑芝龙拥有自己的造船厂。他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和技术优势,打造出更加先进的船只,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
尽管日本在锁国时期严禁外国船只靠近本土,但郑芝龙是个例外。他是唯一能够自由进出日本港口的海商。他的船队在澳门、长崎和平户港之间穿梭往来,为日本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货物。他还与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如柬埔寨、暹罗、占城等。他的贸易网络遍布东南亚和远东地区,使他成为了无人能敌的海上霸主。郑氏父子在泉州南安石井建立的造船坊,堪称亚洲船王之作。每年新下水三至五艘船,同时修理八十余艘,这一伟业被珍贵史料《爝火录》所记载,并赞誉郑氏为八闽之长城。长城,难道仅指北方防御游牧民族的吗?在近代史上,海上长城的价值更百倍于传统长城。
蛟龙岂能离海?这是描述郑芝龙的结局。明末清初的大乱世中,郑芝龙纵横海上,而大陆形势则翻天覆地。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殉国煤山。同年,吴三桂引清军入中原,席卷大明半壁江山。南明小朝廷苟延残喘仅一年,弘光帝朱由菘被清军俘杀。郑芝龙不甘寂寞,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被封为平国公,掌握军政大权。随着战局的压力逐渐增大,郑芝龙最终决定投降清朝。
尽管郑芝龙的选择让人感到遗憾和不解,但他的投降背后充满了现实利益的考量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他希望通过投降清朝来确保自己在东南沿海的势力范围和个人利益。蛟龙搁浅到陆地后,他的命运便不再由自己主宰。清军挟持郑芝龙到北京后,他失去了人身自由,只有徒有封号而已。
与此郑成功在闽南大举抗清,连续攻破福建多处城池。郑成功拒绝清廷的招降,表示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而在郑成功宣告海外孤忠之时,清廷对郑芝龙彻底失望并将其囚禁于高墙之中。最终,郑芝龙及其子孙家眷十一人被清廷处决于北京柴市口。尽管后世对郑芝龙的较多,但他在台湾历史上的贡献不容忽视。他第一个大规模开垦台湾并抗击荷兰人,其苦心经营的军事力量成为台湾后来发展的后盾。而今天的人们不禁惊叹于他在明朝封闭海疆、西方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所取得的成就和辉煌。他率领大规模海上武装力量进行海外贸易并在海上称雄成为击败西方海上大国的第一人。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吗?请继续关注我们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