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5
近日,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正式发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我国居民如何吃得科学、营养、健康。这一指南不仅体现了营养科学的原则,还结合了我国居民的健康需求和食物生产供应情况,是居民日常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的权威指导。
自1989年以来,我国已经先后五次修订并发布膳食指南,反映了我国食物与营养领域的变迁和进步。这次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强调了膳食模式、饮食卫生、三餐规律、饮水和食品选购、烹饪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为不同人群提供了个性化的膳食建议。
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新的膳食指南有以下显著变化:从六条推荐建议升级为八条准则,力度加大;新增了针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膳食指南;推广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尤其强调以江南饮食为代表的平衡膳食模式;同时增加了规律进餐、足量饮水的重要性,并引导居民学会烹饪和查看食品营养标签。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三餐规律有所下降,零食消费率上升,这可能会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增加,也容易导致能量、油、盐等摄入超标。新版指南特别强调规律进餐、足量饮水的重要性。
膳食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八条基本准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吃得健康。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鼓励各年龄段人群天天进行身体活动。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和大豆,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量,适量吃奶制品和大豆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确保平均每天摄入适量的动物性食物。除此之外,还有两条重要的准则:一是强调公筷分餐的重要性,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二是引导居民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学会挑选新鲜、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并查看食品营养标签。
拥抱健康饮食,让身体舞动生命的旋律
为了生命的活力与光彩,让我们将健康饮食融入生活的每一刻。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让餐桌上的食物更加纯净。
在饮食的舞台上,少盐少油是不可或缺的旋律。让我们把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5克以内,告别高盐食品,拥抱清淡生活。烹调油的使用也要适度,每天控制在25至30克。与此控制添加糖的摄入,让甜蜜不成为身体的负担。对于反式脂肪酸,我们要警惕其隐藏的身影,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克。远离含糖饮料,让白水或茶水成为生活的滋润。
饮食的乐章需要规律演奏。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确保每一餐都不缺席。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足量饮水,让身体在温和气候下保持水分平衡。
在食材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烹饪与选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享受食物天然美味。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在外就餐时,也要牢记适量与平衡的原则。
公筷分餐,杜绝浪费是饮食的礼仪。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物制备要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提倡分餐不浪费,珍惜食物,按需备餐。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指导。从谷薯类到动物性食物,再到奶类、大豆和坚果类,每一层都承载着健康的密码。新版膳食宝塔强调了每周至少吃两次水产品的重要性,以及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营养价值。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也有所提高,因为牛奶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与此烹调油和盐的摄入量得到了更加严格的限制,因为过多的盐和油会增加疾病的风险。
制定膳食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并通过合理膳食来实现健康。我国一直采用膳食宝塔作为指导,并不断完善和调整。让我们跟随膳食宝塔的指引,拥抱健康饮食,让身体舞动生命的旋律。